不通,不通。田畾自己都摇头,这个世界那么多神仙大能和那么多起死回生的妙药会救不活一个小小唐僧?
难道问题出在金箍棒上面?深藏海底的如意金箍棒出自太上道祖之手,神秘莫测,莫非有搅乱乾坤的能力?
孙悟空的一时义愤,打出了唐僧的魂魄的同时,搅乱了空间,然后另一个时空的自己阴差阳错的撞了过来——然后,莫名其妙变相夺了唐僧的“舍”?
这是他能想到的第二种可能,但如果是这样,不知道被打出去的唐僧魂魄何处安放?地府报到还是互换到自己的躯壳——他现在正干什么?有没有为自己处境惶惑头疼?
越想越头疼,反正一时也想不通,那边也不是自己眼下能管得了的事,现在要紧的是赶快弄清自己的现状——兵书有云,情况不明,莫要擅自妄动——不按套路出牌的人,往往没有好结果——此时此刻,任何事情都是多余,还是迅速适应新的身份紧迫。
自己这一番奇遇,竟然是硬挨一棍子换来的?
田畾摸摸头,开始自我评估值不值——既然穿越了,自然要认真审视一下新身份。
作为唐僧,虽然身世坎坷,但可不是草包或绣花枕头。
自幼蒙金山寺法明长老抚养,书中记载法明长老修真悟道,已得无生妙诀,可谓是拜得名师,又自幼受佛法熏陶,十八岁时取法名玄奘,摩顶受戒,坚心修道,佛号仙音,无般不会,曾被唐太宗赞为“有德行有禅心的和尚”,钦赐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
在贞观十三年九月初三的黄道吉辰举办的七七四十九日水陆大会上,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开演诸品妙经,太宗及文武国戚皇亲亲自捧场,天朝大国第一法师的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可谓是领尽风骚、风头无两。
后观音点化,西去取经,唐太宗李世民指唐为姓,因西天有经三藏,又赐名三藏。启程西去,除举世瞩目,更是引来三界神魔侧目,途经之地,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无数妖精家破人亡,更有无数女妖精竞折腰,一度成为三界焦点人物。
最后功德圆满,成佛成圣,达到了人生巅峰。
虽然取经路上的表现似乎有些差强人意,但是要设身处地就事论事,西天路远,那一路除了猛虎野兽时常出没,还有妖魔拦道——人力有时而穷,一个凡人除了自求多福你还能奢望他怎样?比如让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吟诗颂对不是问题,让他过五关斩六将降妖伏魔就有点强人所难了——虎落平阳被犬欺,龙游浅滩遭虾戏就是这个道理,是鱼就要水里游,有翅膀就该试与天比高。所以客观讲,唐僧不是废柴,暂时潜龙在渊,未来可期。
田畾不自觉的挺了挺胸膛,然后看到了自己的破衣旧衫。
田畾没有嫌弃,也没有气馁,他可不认为唐僧穷——这或许是低调——出家前是官二代,父亲新科状元出身,在大唐官职在身,外公是当朝宰相,自己拜把子是大唐皇帝李世民——即使要饭用的都是紫金钵盂,这样的人,会穷?
如来还托观音赠送两样宝贝,一件锦襕袈裟,一条九环锡杖。
田畾想如果记得没错,袈裟上应该不计本钱的镶嵌着如意珠、摩尼珠、辟尘珠、定风珠、红玛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等各色宝物不知道多少,一经展示,仙气盈空,朵朵祥光,惊艳四座。
至于所谓穿了袈裟,不入沉沦,不堕地狱,不遭恶毒之难,不遇虎狼之灾的说法,也许不过是抬高物价的噱头,任观音说得天花乱坠,暂时无法验证,不过无所谓,田畾眼里,有珠宝就行。
关于九环锡杖,着墨不多,观音介绍说是铜镶铁造,如来也只轻描淡写“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灵山出品,岂是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