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红色时空小货郎 > 010章 种花北方贸易公司

010章 种花北方贸易公司

朱碧华给出了一个建议八路军“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壮大实力”的方案。提出:

兴建八路军控制区域内的各类商业机构,提供必要的商品以供销售,保障百姓基本生活;朱碧华愿意出资与八路军方面一道建立一个“合资公司”,以保证八路军控制区内的基本物资供应,同时以市场价格收购各类产出。

兴建各类荣军农场、牧场、工厂,其生产资料与本钱由合资公司进行借支或垫支,合资公司将给予必要技术指导。

兴建各类工矿企业。

兴建教育卫生事业,为八路军积累人才,保证根据地民众健康。

按理来说,合资公司朱碧华的股份应该占大头,但考虑到八路军确实穷,所以朱碧华有意把八路军方面的投入多算了一点,譬如强调人力的重要性啊,强调土地、经营准许的重要性啊等,但朱碧华这个强调,让后来的一些人产生了不好的想法。

实际上没有本钱,你屁都不是!

现代社会的实践表明,大多数人,都属于吃瓜群众,真正在背后操纵的,是资本,是资本家。

当然权力是一种保障,但这种权力只存在于规则之中,而一旦超越了规则,这权力就是一种滥用,不但于事业无补,还会对事业产生伤害。

这种方案,哪怕是晋察冀军区,也拿不定主意了。必须把方案传到陕北去,由陕北对这个方案进行讨论。

当然,前期的商业贸易往来将继续进行。

毕竟有了115师或晋察冀军区介入交易之后,八路军方面的货物吞吐能力又变得大了一些。这是必然的,一个团的实力与一个师的实力完全不同。

朱碧华并不知道陕北在讨论这件事情时,内部争论是多么大!而且也把朱碧华这个“投机商人”第一次摆到了种花家高层面前。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认为朱碧华是个投机商人,但传统理论总会给人带来各种条条框框。

陕北的回电很简单,“同意试点”四个字就完了。

但在给晋察冀军区的另一封电报中,却提了很多注意事项。譬如一定要注意“以我为主,内外有别”,不能被商人牵着鼻子走;譬如要保证我方的主要利益以及政治独立性……

总之这个补充电报的核心意思,并不太看好晋察冀军区这件事。

但这是言下的领会,字面上是没有这个的,只是有各种注意事项。只是,人们小看了这个即将成为抗日战争的模范根据地的魄力。

“抓紧成立,争取早日见以效果。”这是首长在会议上对八路军经办人员的批示。表明朱碧华在晋察冀地区获得了一种官方认可。

其实这也是朱碧华和朋友们绞尽脑汁后,才规避的“二货”设定的风险。名义为合资,实际上却是朱碧华先把货物赊给八路军去卖,卖后的利润大家分。

当然朱碧华也不算吃亏。毕竟在按92%左右的市场平均价转让给合资公司后,朱碧华是要收取一定利润的,哪怕这一截利润不多,也是有的。

只是在这件事情之中,朱碧华所起的作用,不过一供货商耳。还是后来历史研究者,才提出了一个“商业教父”的概念,专门研究朱碧华的存在。

但这一事件,对朱碧华的鼓舞作用是巨大的。

双方商议的第一个问题是公司成立在哪里,朱碧华这人其实也很懒,他不想再动,因此建立公司总部就建在大社村。

于是,八路军派出的筹备小组组长毛维新同志就提了一个问题:“朱碧华同志,公司总部建在哪里,只要在我抗日军民控制区域之内都没有问题。但我们很担心,随着货物交易规模的扩大,你的货物如何进来?”

毛维新是八路军的物资供应科长,即将担任“种花北方贸易公司”董事长。此次谈判,不过是与朱碧华正式接触而已。

“毛科长,我的货物怎样进来,你就不要关心了,甚至八路军都不要关心,因为这是我的秘密!我觉得毛科长要关心的是,公司总部今后将成为物资集散地,如何保证日军不找到这里,轰炸不了这里,以及如何保证日军不攻占这里等问题!

此前我们有言在先,公司物资保卫这一块,将由贵方负责。一旦出了问题,贵方将要承担相关赔偿责任。”

这是朱碧华的坚持,也是朱碧华有意漏一点东西出来。那就是,物资进入的渠道,你们别打听,它本身是个秘密。

朱碧华如此说了之后,参与谈判的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货物怎样进来,是个大问题啊,怎么能不关心呢?不过他们立即想到,货物在进入仓库之前完全属于朱碧华负责,自己不关心就不关心吧,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呢。

其实朱碧华坚持把公司开到大社村,也并不是懒。相对晋察冀要去的阜平而言,大社村这地方还要安全一些,至少日军的飞机想要轰炸,将会面临高山顶上防空火力的反击,四周都是山峰呢,正好可以建成防空阵地。

当然公司总部建大社村,也存在着一些困难。

首先是道路,确实没一条标准道路,牛车虽然可以通县城,但要成为一个大公司所在地,必须得拓宽道路。

其次是仓库等建设。仓库分为两类,一类是朱碧华的自用仓库,另一类是公司仓库。

朱碧华的自用仓库,将建在地底,最终由朱碧华个人使用与管理。每次运送来的货物,朱碧华先堆放在自用仓库,待公司派人来点货后,便由公司拉到公司仓库码放。

公司仓库其实也分两类,一类是地下仓库,以防止轰炸;另一类则是建在地面上,堆放一些大宗而又价值较低的物资。

此外则要建立一个简易的分包与分装工厂,有些货物,在现代社会毕竟是大规格包括,譬如食盐,就没有半斤或二两包装的。

这个事情,拿在民国来包装,也算是给根据地民众找点事儿做,他们可以从中挣到钱啊。

其他事情,此前都是协议好的,毛维新提出讨论,也只是进一步确认罢了。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