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学周围的时间流速仿佛都减缓了。
许观本不愿面对张灵的,但听见对方留给自己一对楹联,不由得浑身一震。
许神童的头猛地抬起,眼中的瞳孔在不断颤抖。
这一刻,他觉得张灵就像是一尊口含天宪的圣人,使人情不自禁的想要顶礼膜拜。
张某人方才道出的这副楹联,是在明朝中后期才现世。
流传到现代,已经被蓝星的高三学子给喊烂了。
但对于这个架空世界来说,那就是天外之音,震耳欲聋。
直教人大彻大悟,瞬间清醒。
许观也不愧为神童,初时只是觉得这首楹联精妙奇绝,但他很快就明白了张灵的话中之意。
这幅楹联不单单是告诉他,皇天不负有心人。
还在用其中的典故隐晦地告诉他。
咱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现在只有一条道走到黑。
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破釜沉舟的地步了。
回不去了。
再结合张灵前面的那一句“过去无可挽回,未来可以改变。”
许观哪能不知道对方的良苦用心。
一瞬间,他心中的所有顾虑都被冲淡了!
说得对,现在不是畏首畏尾的时候了。
现在不可能全身而退了,一鼓作气往前冲,还有很大的破局希望。
柳王景也是在这一瞬间张大了嘴巴。
他从未想过,张灵还有这种才华,随口一句就是金玉良言。
之前,张灵说出几言“神童”诗,就已经让他大感意外。
没想到连此人对联都能写得如此之好。
柳王景有种预感,张灵的这首勉励他人的楹联,很快就会席卷天下,在读书人之间广为流传。
柳王景不擅长作八股,但写诗作词对句却是擅长,有时候勾栏的姐儿宁愿不要钱,也要他留下一首诗词来。
他还是头一次在诗词上面这样佩服别人。
许观和柳王景都是和张灵牵连极深的人。
这二位几乎是同一时间感受到了两幅气势雄浑的画卷:
漳河之畔,旌旗漫卷,楚军有进无退,和秦军杀得天昏地暗,一路势如破竹。
忍辱负重的越王,在最后一刻暴起发难,披坚执锐,带着三千甲士鲸吞吴国。
那种地动山摇,万千军马厮杀的意境给了这两人极大的震撼。
也是在两人感受到这股意境的同时,周围的官员全部如临大敌。
不好!
大事不好!
这首勉联气势如虹,如果不能及时压制,指不定要引发何等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