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张灵和林伯一路乘车,倒也没有遇到什么危险。
午时过后,他们所在的马车便来到了府城的郊外。
驰道两边,陆续见到不少赶考的人,还有各种商旅队伍。
平江府的商业极其发达,因此有很多南来北往的商贾。
整个府城修得气派无比,和北边的京城比起来也不逊色多少。
一进城,林伯便架着马车熟门熟路地找到了府城的宅子。
这宅子是张退之生前置办的。
因为横岭书院位于龄阳镇,张退之在书院讲学。
每年几乎很少会来府城这座宅子。
对于张退之来说,镇上的宅子才是家,至于府城的这座宅邸,只是一种商业投资。
前几年这里都是被租给别人的。
去年开始,府城的这座宅子便不再外租,交由两个佣人看守,只是林伯每年来几次,验看房子。
两个佣人早知道张灵今天要来府城,午后就守在院门口了。
此刻见林伯驾车行来,连忙招呼。
张灵跳下马车,四处打量了一下宅门,只觉得赏心悦目。
这个宅子是经典的水乡风格,曲径通幽。院子后面还有一条河流,上面飘着不少楼船画舫。
张灵站在楼上,不禁生出一股向往。
早就听说大永朝的平江府是烟华之地,果然是名不虚传。
像自己这种正人君子都有这种念想,更别提那些心术不正的读书人了。
张灵越想,越觉得是这么个道理。
参加道试的读书人都是大老远地赶来府城,没理由不去参观一下那些楼船画舫啊。
想来这些勾栏当中,定是有不少士子聚集的,忽悠几个弟子,那不是有手就行?
……
张灵走在街上,两边酒楼上的女史们都在笑眯眯地朝他招手。
颇有点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的感觉。
张灵也是一笑而过,开玩笑,既然要去勾栏,那就去最大的。
暗香楼。
作为平江府极受欢迎的秦楼楚馆之一,最近的生意更是火爆得不行。
每年秋闱,春闱,道试前后,无数文人雅客都要在这里举办娱乐活动。
考生们为了缓解压力,多半也会来凑凑热闹。
张灵进了暗香楼,倒也没心情去听那些清倌人唱曲。
只是四处晃悠,到处打听一些读书人的信息。
“敢问兄台哪里人士,年方几何,哪一年进学?”
张灵十分自来熟地坐到一位读书人面前。
那人朝着张灵微微拱手:“鄙人汪复学,五源县人士,兴武十年进学。”
“兄台是来参加此次道试的?”张灵嘿嘿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