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早安!三国打工人 > 第112章 第二十九章

第112章 第二十九章

曹操征徐的消息终于传到了青州, 于是春日繁忙的平原城也静默了一刻,尤其是县府之内。

关羽张飞各坐一旁,而后是简雍、田豫、赵云, 他们互相看一看,便极有默契地将目光投向上座的刘备。

三日前, 陶谦的求救文书飞马送到了临淄,田楷在收到文书后, 立刻决定发兵前往徐州。

青州残破,兵马不足, 因而田楷除却临淄兵马外,又调回了暂借刘备的数千兵马, 平原城一时人仰马翻, 忙碌着调兵遣将, 拔寨启程之事。

只是待得今日,陶谦的另一封文书也送到了平原城的县府案几上。

陶谦希望刘备出兵, 因此也写了一封信来此处求援, 只是晚了这么数日而已。

这给刘备出了一个难题,因而将自己的谋士和武将都寻了来,想要听一听他们的意见。

“既要出兵, 曹军兵力如何, 我军兵力又如何?”

“曹兵势大,去岁新收青州兵十数万,”简雍沉吟了一会儿,“但其中堪战者, 我算定不过万余。”

这听起来并不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但现实令他们有些气馁。

“但田青州带走了五千兵马,将军所领部曲不满两千, 无甲者多矣。”

这其中还有数百是与陆悬鱼合力给博陵郡守下了个套,以此分得的兵士,想到这里时,张飞突然便又出声了。

“陆小郎君处亦有三百兵士,合于一处,必满两千之数了。”

刘备略带责备地看了他一眼,“此徐州事,与他何干。”

那三百兵士来得何等不易,平原城的这些人也是清楚的。而徐州战场上,莫说三百人,便是三千人,在曹操的军队面前也未必能挡得一击,怎能用别人辛辛苦苦攒下的一点家底去搏那个美名呢?

暂时排除掉博泉那数百兵力之后,大家还是得回到这个问题上来,去,还是不去?

“曹操暴兵二载,屠戮徐州。陶恭祖差书信来求义师,我等如何能不去?”

简雍思考片刻,抛出一个问题。

“将军可曾想过,田青州为何不请将军同去?”

田楷和公孙瓒与陶谦之间并没有什么歃血为盟的盟约,这种盟友关系是松散的,也是不稳定的。他带走了这五千兵士,所用将领皆为自己亲信,这种行为本身就藏了一点暗示:田楷的目的,田楷的行为,可能是与刘备并不相符的,为了这种目的,他需要对军队的绝对控制力。

既然是兴义师,又为什么可能与刘备的期望并不相符呢?

刘备很快就想明白了这一点,怵然而惊,“田楷亦欲图徐州不成?”

“就势取利,此亦兵者所为,将军何故作此态?”

那么,陶谦这封晚到的书信就有了特别的含义,可以将它看作一种陶谦要求的,信义的保证,也可以将它看作是绝望之中最后的求援。

但这完全是站在陶谦出发点的猜测,陶谦远在数百里之外的徐州,他们则在田楷眼皮下的平原城,因此总还是要回到现实中来,看一看态势对己方究竟如何。

“曹操势大,陶谦田楷便是齐心合力,也未见能击退曹军,何况腹藏鳞甲,有此图谋?”田豫说道,“我军势弱,若贸然而行,其中忧惧处何止目下一二?”

关羽抬眼看了一眼青年文士。

所忧者何?所惧者何?无非是出兵便会既得罪曹操,又得罪田楷罢了。

但这种话对于关羽来说没什么作用。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大丈夫行于天地间,处事当光明磊落,哪怕行至绝境,若扪心自问一生未尝有半点值得内疚之处,又哪来什么忧惧!

田豫被这句话给噎得愣了一下,但他早就清楚这兄弟三人大概是什么样的性格,因而立刻要用一点更加现实,也更在眼前的东西继续说服他们,至少暂时让他们的热血凉一点,冷静一点。

“欲至徐州,必先足食足兵,平原城如此荒凉,如何供给将军打这一仗呢?”他说,“难道将军欲夺城中良贱身上衣,口中食不成?”

室中静了一刻,于是廊下的脚步声便格外清晰起来,田豫也不自觉地转过头去——

他看到了一个有点陌生的陆悬鱼。

那个少年虽说出身寒微,据说来平原城前是靠杀猪谋生的,但许多习气其实不似黔首,比如他衣衫必要整洁,坐卧从不纵适,是个十分重视自己形象的人。

但此刻他狼狈极了,半身血污,满脸汗水,头发一绺一绺地贴在脸上。

他从县府外走来,人人都认得他,不曾阻拦他,连那一地的泥脚印也留在了身后,于是令人得以注意到,他连鞋子都在路上跑丢了。

赵云最为敏锐,立刻站起身来,“博泉出了什么事不成?”

少年摇了摇头。

“我自徐州而归。”她说完上半句,又非常突兀地说出了下半句,“令长不须搜刮城中民财,博泉尚有许多钱粮,我可以分给令长一些。”

徐州现下如何,这句话是许多人心中想问的,但他们看一看陆悬鱼的眼睛,就觉得不必再问了。

“博泉又有多少钱粮,”田豫忧心忡忡,“能供给数千兵马一路支用?”

少年转头看向他,于是脸上一点干涸的水草,混了血迹,都清晰地印在田豫眼中。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于斯二者何先?”

有什么比足兵,足食,更重要的吗?

有什么是哪怕忍饥挨饿,哪怕缺兵少将,也要为之而战的事物吗?

刘备沉默了很久,终于也自案几后站起身。

“此非一州之事。”他一字一句,斟酌着说出口,“而是天下事。”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那么,民信于何处?

四百年汉室基业,不在雒阳,不在长安,不在朝廷,不在天子之手!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