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活着
“安安生生过咱自己的日子!”
我把妻的话当作最高指示,写成条幅,贴在电脑上方的墙上。
于是,“一日三餐九碗饭,一觉睡到大天亮”。早晨农贸市场采购,午后上网打游戏,晚上麻将“血战到底”,半夜再看看录像,一日复一日,退休生活悠哉悠哉,浑然是一个国标级的安分守己的大大良民。
晃晃眼近半年过去。清明节为父母扫墓过后,独自一人,百无聊赖,我开车到了西安三兆公墓墓园之外,在麦苗青青的田埂边坐下来。时为公元二0一一年四月五日。
风和日丽。墓园火葬场焚尸炉的烟囱高耸入云,不时有袅袅白烟从囱顶升起,慢慢融化到蓝天白云中。我呆呆地想,一个又一个灵魂,排着队,进入那个虚幻的天国了!
阿弥陀佛!阿门!
罗健夫,一个崇高的灵魂,当年就是从这里的烟囱中走的。秋白露,一个美丽的灵魂,也是从这样的烟囱中走的……。我心若止水地想,肖某,一个已经没有用的灵魂,如同行尸走肉,就时刻准备着,什么时候,也从这个烟囱中走呢?那个时候,会不会有我暗自心仪的人,坐在这个田埂上目送我,望着又一缕从囱顶升起的袅袅白烟,淡静地合十,念诵一声“你走好,阿门”?!
数日后,一个朋友遇见我,问:“肖璀,怎么听人说,有好长一段时间了,成了麻将桌上的常客了?”
我说:“是呀!有打油诗云:‘麻将大军一出手,地球也要抖三抖。十亿神州九亿赌,社会奔着**走。’咱现在也只能为**社会做一丁点贡献了。”
“反常嘛!你碰到什么坎儿了?……说不清?就别说!你不写书了?若是暂时不写,可以看看人家写的嘛!比如,余华的《活着》。”
我笑道:“《活着》,看过。换两个字,就是‘等死’。”
朋友也笑了:“这话,不像是我认识多年的肖璀说的。书,再看看!”
于是,我回到家中,又看起《活着》。
《活着》,大家之作啊!这一次看的感受与以前看的感受,大有不同。
看到“活着”二字时,许多人都会思索: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上一次看书,书中给我的感受,在现实社会,似乎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活着是痛苦,是对痛苦的忍受。合上书后我不快地评价道,“有病的哼哼,没病的也哼哼!”
时过境迁,这一次再看,有点儿看出门道了。
书中主人公富贵的妻子家珍病重,自知时日无多,却对富贵说:“我不想死,我想能天天都看见你们”。他们身在农村,过着一贫如洗如牛负重的悲惨生活。社会的巨大变迁,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改观和希望。死,也许是一种必然的解脱。书中人却不想死,再难再苦,也不想离开自己的亲人,只是怕死后再也见不到亲人。近乎白描的文字,虚幻却又真实的文字,使我受到强烈震撼。我从中听到的已不仅仅是泣诉,还有压抑不住的呐喊!
作者余华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失去忍受,失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是的,责任,才是活着的意义。社会上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对于一般的芸芸众生,可能都是无法预料无法掌握无法改变只能去默默忍受的。但是并不等于我们当中那些还有人性和良知人,不去担当责任。
为了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为了这方乡土上的富贵和家珍们也活得有尊严有价值,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好好活着,去尽到自己哪怕是很微薄的一点儿心力和责任。
山不转水转。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去了XX人民出版社。上楼随手就进了第一个门“第一编辑部”。办公室内应身站起一位大约三十来岁的年轻女士。我自报家门说想出书。女士笑道:“我是这儿的编辑,叫XX。欢迎您!”
我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太阳天天都是新的(第一部)》内容。XX很耐心地听完,说:“构思还可以,肖老师。二十多万字的量,暂时您也不用费那劲儿打印了。既然网上有,我和同事都先上网看。采不采用,半个月后给您回个意见。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