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于侍郎节制兵马为最佳之人。”
于谦微微松了口气,心中对郕王越发赞赏,从目前来看,这位郕王虽然是赶鸭子上架,但无论是手段,气度,果决,思维都远胜于那位北狩的皇帝。
或许,这位郕王做皇帝才是更好的选择。
他请旨节制兵马,并非出于私心,而是真的想保下京城。
孙太后轻轻开口:“准了。”
对于谁领兵,朱祁钰心中是经过一番考虑的,最终还是倾向于于谦,毕竟历史上就是于谦保卫京城,逼退瓦剌大军。
诸葛正我和朱无视虽然实力高绝,属于天下顶尖之人,但于领兵一途,还真未必让朱祁钰放心。
但是京城保卫战,于谦领兵之后,大明就有了文官夺军权一事,遗祸两百年。
文臣夺军权这句话非常的宽泛,到底是怎么样的夺法,把军权全部夺去呢?
其实是多方面的,比如粮草上,通过各种侵占军田,导致粮饷供应问题,比如指挥权,监督权,以及军将升擢的考核权,方方面面的夺权,这里面几乎所有的权力,都是在朱祁镇手中丢掉的。
比如太监监军,朱祁镇在天顺年间费掉了镇守太监。
实事求是的讲,于少保保护京城是有功的,但是从他开始,文官系统彻底的凌驾于皇权和勋贵外戚集团之上,失控了。
古代最稳固的就是三角政权制度,各种势力互相制衡,最典型的就是皇权,文官,还有武官权贵集团,这样大家互相博弈,-般不会太离谱,但是明朝文官的权力到后面彻底失控了,居然七品文官让军中大将说跪就跪。
不过这不能怪于谦,只能说是机缘巧合,文官集团借助于谦的功劳,开始夺兵权,凌驾于勋贵集团之上。
但假如勋贵集团没有在土木堡之变损失殆尽,人才尽失,无法和文官集团抗衡,文官集团绝对无法达到大明后期那等凌驾于皇权之上的程度。
朱祁钰拿起朱笔勾了下于谦请旨的奏疏,而后盖章,于谦这一刻开始成为节制五万大军的人。
孙太后起身,扫视了一眼众人:“礼部先拟个奏本,将皇太子册立日子定下。朝廷诸般庶务,按照诸卿商议进行。哀家乏了,今日就先到这里吧。”
说着,孙太后在金英的搀扶之下起身,才走了几步,她转过身来,又嘱咐了一句:“礼部尽快派人北上,万一能以金银珠宝迎回皇帝呢?”
于谦,诸葛正我,朱无视,金濂,王直闻言俱是紧皱眉头,特别是诸葛正我,一对黑白掺杂的浓厚眉毛几乎竖起来。
都到这等地步了,心心念念的居然还是册立皇太子,迎回皇帝之事?
作为帝国的最高掌权者,这是极为不合格的!
孙太后离开后,众人也一个个离开。
离开文渊阁,朱无视眸光一凝,看向外面等候朱祁钰的三人,特别是为首的那个带着斗笠的,给他一种隐隐的威胁感和熟悉感。
<b><font color=red>春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font>
<a href=''http://pay.faloo.com/'' style=''color:red;text-decoration:underline'' target=_blank>立即抢充</a></b>(活动时间:1月31日到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