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注视分许多种,由于身份不对等投来的好奇,镜明实在久违了。
镜明上一次体会这种注目,是与白氏的昴江一同游玩的时候。现在镜明再次受到围观是因为南炎五皇子登门拜访尹思萌后,便领着收拾好行装的镜明离去。
看着远去的南炎皇子豪华车驾,同门弟子议论纷纷,为何偏偏是镜明?
事情绝对不像公示的那般简单,因为能代替镜明担任护卫的大有人在。
确实,护卫只是借口,李奕榆需要的是能让天碧与映日安静听话的人。
风火二鸟的心情欠佳,对着空无一人的监兵城承天门广场喷火扇风,发泄怒气。
因为李奕榆故意放走犯人,风火二鸟完全不搭理他,甚至毫不留情地发动攻击。
李奕榆也不打算利用乾坤环强行捕获天碧与映日,因为他深知这只会火上浇油。
昴江狂笑,称如果李奕榆在启程回南炎当日还未将风火二鸟从监兵城接走,风火二鸟就归监兵城所有。重点是监兵城的一切均为西兑国主所有。虽然知道天碧与映日不会轻易受昴江差遣,但是李奕榆确实着急赶回南炎。
收拾好行装的仆人向头痛不已的李奕榆请示该如何处理镜明遗留的玄狐面具,李奕榆即时燃起了希望。
正在一心思考为何自己会受二鸟青睐的镜明被昴江与李奕榆各抓着一边肩膀,风火二鸟则静静呆在镜明身后,等待他的指示。
“绝世音痴,你还想不想在西兑混了?”昴江竟然是认真的,完全不顾狻猊与蒲牢泪眼汪汪投向他那可怜巴巴的视线。镜明第一次对百姓评论昴江为负心汉有了实感。对于昴江而言,地灵是有备无患,多多益善。
“南炎随时欢迎你。”李奕榆已经做好觉悟与昴江大战一场。
“你有时间在这里耗,不如去修炼,自己御剑飞行。”“参瑶不在,你还真是完全堕落了,尽想偷懒。”
“切!”
最终,在极力避免再生事端的清水挑拨下,昴江让步了。
李奕榆愉快地拉起镜明离开监兵城,风火二鸟紧跟随后。
在风火二鸟对李奕榆消气之前,镜明将一直跟随李奕榆。
这是非常愉悦的旅途,舒适安静的客房、可口丰盛的菜肴。镜明再次感受到人与人的差别,切身理解为何来疾如此不忿南炎太子了。
回忆起自己的过去,镜明莫名烧起一肚子火,最终在心里痛骂,明明母亲是个毒妇。
这一神情自然无法逃过李奕榆的眼睛,这种表情他实在太熟悉了。
“你觉得一位心狠手辣、无所不用其极的恶毒妃子能够生下一位携麒麟出生的皇子吗?”
“!!!”
与许多人一样,镜明从未想过。
“如果我告诉你玉妃实际只是个十分肤浅、空有一副皮囊的女人,你相信吗?”
“……”
“任家当时是南炎第一富商。玉妃与任家三少定情并非因为《凤求凰》,而是因为《凤求凰》之后那颗梨花黄宝石。但是,像那样的宝石陛下随便赏赐便是一斗。年龄相对于稀有的宝石根本不成问题。”
“……”
“人们总是对生者不可理喻地苛刻,对死者过于宽容。如果死者是薄命红颜,人们更是怜惜。”李奕榆那双沉静的瞳孔将镜明完全收纳,“即便有人知道玉妃贪慕虚荣,或许也依然会替她辩解,甚至觉得她是真性情,有人情味,十分可爱。”
“……”镜明无法反驳。为了明镜,他也希望玉妃如同他所知道的故事那般完美,一直在心里替玉妃辩护。
现在镜明也在不停挣扎:“这只是你的一面之词……”
“是啊。所以,判断一件事的真伪,不能过度相信人言和书籍,必须自己去考证,去思考。”
“听风说雨。事情被传唱之后,经过有意或无意的修饰,最终形成风貌大改、面目全非的故事。《凤求凰》在西兑,玉妃与任家三少真心相爱;在南炎,炎帝与玉妃忘年之恋、心心相印,任家三少恶意勾引。”
“?”镜明对南炎版本的《凤求凰》震惊不已。
“毕竟陛下康健,谁会想成为下一个五凤之人啊。”
性命要紧,圣心乃天,镜明信服了 。
“当然,无论在哪个故事中,周皇贵妃都与笼中罗刹一样邪恶。”李奕榆戏谑地笑了,他真替那位仅比自己年长几岁的皇后娘娘感到难过,一直承受着种种恶毒与不公正批评。
“那所有关于周武皇后不好的传言都是假的?”
“也不是全部都是假的吧。有时候皇后娘娘确实会为难丽皇贵妃……”
“哦。”镜明对后宫之事并不感兴趣。所以,他问了另一个他十分在意的问题,“那,《陈塘火莲》有多少是真的?”
《陈塘火莲》的故事,镜明曾经十分喜欢,因为他最初的理想是成为医师,为母亲治病。但是,在不断遭受欺凌后,憧憬力量的过程之中希望能报复那些人,渐渐变得十分讨厌这个故事。明镜倒是一直都很喜欢,既想要成为荷花仙子,也想要遇见像李奕莲那般神勇无比的情郎。李奕榆极力掩饰动摇,但是在涉及《陈塘火莲》的事情上总是会露出破绽。
定神之后,李奕榆以沉稳的语气回答道:“《陈塘火莲》和《凤求凰》不一样。”
“《陈塘火莲》在西兑与北冥更接近事实,只是单纯的凄美爱情故事。在南炎与东苍,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南炎,荷花仙子是妖女,求而不得,因爱生恨,与林沐青合谋以死相逼不成,拉着南炎太子殉情。在东苍,南炎太子是鬼神,求而不得,因爱生恨,算计林沐青意图英雄救美失败,拉着荷花仙子殉情。”
“哪来那么多求而不得,因爱生恨啊……”镜明对于东南两国世仇之深完全无语了,居然连一个爱情故事也要不留余力地抹黑对方。最可笑的是,抹黑对方的方式别无二致。
“因为事实本身对于大多人而言毫无意义,百姓只会听取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
被《陈塘火莲》激起悲伤心事,李奕榆之后未再与镜明谈话,倚着车窗静静地看着外面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