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军运输车队发现弹药库被抵抗战士攻占,慌张逃跑,几名抵抗战士欲追,被契叫住,下令带上反坦克武器立即出发,不得耽误,说罢,带队先行离去。
贝军轻型合成营配三十六具单兵便携式反坦克导弹电磁发射器,分两种。
一种是标枪反坦克导弹,既可肩扛发射,也可装在轮式和两栖车上发射,采用红外焦平面阵导引头全自动导引,具反直升机、昼夜作战和发射后不管的能力,串联战斗部以顶攻击方式攻击目标,垂直破钢甲840mm,图像红外制导,两级固体推进,最大射程九公里。
因造价高昂,该反坦克导弹发射器作为营一级的列管火器,配发六具,不列入步兵班的单兵武器编制表内,各班视作战任务需要申领,完成任务后上交。
另一种为鹰式反坦克导弹,系标枪反坦克导弹的普及版,每班配一具,剩三具配给反坦克连的一个步兵班。与标枪需三人操作不同,鹰式只需两名士兵即可。
攻占大村子后,因抵抗军已无武直、坦克、战车,而每具反坦克导弹发射器有二十多公斤重,上山带着不方便,由下往上仰射,也不易调整角度,作战连队只带了两具标枪和十具鹰式,其余全留在弹药库,就是带去的也没派上多大用场,全扔地上,等上山后炸小村和洞子时再用,相应地,40mm榴弹发射器倒是带走很多,因更适用。
这一来,突袭队捡了个大便宜,可说意外之喜,方能与M型战车一战。
标枪和鹰式反坦克导弹是同盟国军队的标配,但和华胥军的红旗系列比,还有不足。
如同样是同轴线圈类电磁弹射器,红旗系列的性能更好,射程更远,红旗22昼间标称射程可达十七点六公里,夜间标称射程为八点二公里;再如红旗19—22系列比标枪最新型的弹径还大了一圈,威力更大,静穿甲厚度达到惊人的1530mm,几乎是标枪最新型的一倍。
而在制导方面,红旗22除了具备发射后不管、自动寻的的能力外,还能实现发射后接管、打一半再管的多种控制能力,特别是大羿用的那种最新型,可单人操作,十分简便。
途中,契和郝连托托向抵抗战士们快速说明标枪反坦克导弹的操作方法,特别强调发射后三秒就要撤。抵抗战士大多会用反坦克武器,因武器性能落后,通常是等二十至三十秒,而像发射后不管的那种,最快也要七秒后才能离开,现在三秒后就要跑,都很吃惊,暗记在心。
按一标枪配二鹰式为一组,契小队带一组,郝连托托小队带了三组,由提通用机枪的那名抵抗战士所带小队拿了两具鹰式,这个配置很强了,剩下的装车运走。
武器、弹药太多,三辆运输车还没装满,就被敌人发现,契小队出发后,一些抵抗战士还在搬运,因好不容易得到,实在舍不得丢弃,郝连托托连声催促,逼到以开枪威胁,他们才匆匆离去。
郝连托托命令剩下的百多名战士扛上几十箱弹药,投入战斗。
贝军J排排长先听到枪声,随即获悉弹药库被占领,难以置信,忙看监控显示屏,却未见异状,用M战车的侦搜设备探测,干扰又大,什么也看不清,暗叫糟糕。
因不明虚实,他不敢盲动,很快得到营指挥所通知,说负责监控那片区域的骑兵侦察车肯定出事了,附近联网的几辆侦察车转向探测后也弄不清楚状况,叫他立即派兵去夺回弹药库。
该排所在位置距弹药库仅三四百米。
照理,这么近的距离应该十分有利于快速出兵,可排长却犯难了。
因为距离太近,兵力施展不开。
在化学弹主宰天下的时代,步枪的最佳射程就是四百米,这是经过千万次实战得来的铁律,所以早期射程更远的全威力弹相继淘汰掉。同样地,坦克炮的最佳射程也就是两公里左右,口径通常控制在110mm至120mm之间,超过部分至130mm为超大口径炮,110mm至70mm为轻型坦克炮,70mm以下至15mm为速射炮、机关炮、航炮口径,再往下就是重机枪、轻机枪、步枪口径了,中间就算有些交叉,差别也不大。
不同口径有不同射程。
所有的战略战术都是以这样的射程和口径为基础,来相应制定的。
到了高能武器主宰天下的时代,射程大大增加,像华胥军的重坦有达230mm口径的,因为火星、龙星的重力较低,影响较小,可以有这么大口径,而金星重力很大,则不行。相应地,最小射程也随之增大。
这增大的距离就涉及到战术的调整与改变,像原本为步枪最佳射程的三四百米的间距,现在就变成了短促突击的距离。因为最差劲的电磁步枪也能打到七八百米远,而激光没有距离限制,只有大气层内外的效能之别。
短促突击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双方步兵只需一个冲锋,就成了面对面的近战厮杀、贴身肉搏,本来是作为主战火器的坦克、战车,顷刻变得没用了,强大而凶猛的火力发挥不出来。
对抵抗战士来说,短促突击是其所长,正是他们所希望的,可对贝军就成了大问题,因为贝军的单兵突击是弱项,更擅长多种配合下的协同作战,首先就是机步配合。
配合的一个重要目的和战术运用,就是步兵在战车的保护下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