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松灵想了想,终于想起他们还缺一样很重要的东西,“需要一辆轻便点的手推车,放糕点的竹篮,最后还需要一个招牌。”她用手大概笔画了一下,又从灶台下捡起一根树枝,用树枝蘸取草木灰在地上画图样。“手推车上放我们售卖的糕点,前面打一块招牌,这样方便喜欢糕点的百姓下次寻我们。”
而且这招牌必须有独特性,容易让人记下。
如今这年代木匠都是手艺人,寻常百姓家请一位木匠有些贵,平日里一些小东西都是自己做。徐老大蹲在地上,盯着姜松灵画的手推车上下打量,脑海里也算有了雏形,他想了想说道,“手推车不难,乡下地头这种推车多。”就是不多,去扬州城小摊贩边上蹲着琢磨一会,也可以摸出一些路子。
姜松灵面色一喜,秉着能省则省的态度,她也不想请一个木匠。也不是说请不起,毕竟她还是存了银两在身上的。只是,现在摆摊不过是一个过渡,她的最终目标还是租下一间前后院的铺子做生意。到那时候,她手上的银钱就紧张了。
“徐师傅能行吗?”见姜松灵看徐老大,吴桥和竹香也把目光集中在徐老大身上。
“手推车没问题,就是这招牌,我不会写字啊。”徐老大说完就看向吴桥,吴桥虽然算盘打的啪啪响,可他字写得不算好,听到让他写招牌,连忙摆手拒绝,“我的字写的不好看,还是另外找人吧。”
“要不找书阁的秀才?据说书阁的吴秀才才貌双全。”
姜松灵又想起在书阁门口见过的形似吴秀才此人,虽面如冠玉,但实在少了些读书人的儒雅,被周围人捧着已然忘形。
“不用,招牌我自己写。”虽说她的毛笔字写得不算好看,但做个招牌勉强可以。总归刚开始,只是为了客人方便找到自己,以后若是有了店面,再琢磨一个漂亮的招牌也行。
吴桥这时才想起来姜松灵也是识字断文的,之前给他的食物清单和图样上,字形虽少了些风骨,但清雅纤细,不难看也方便辨认。况且,这食摊原本就是竹香出去卖,用一个清雅字形很符合摊位风格。
四人几番商讨,定下了具体事宜。吴桥负责食材采买、徐老大负责做手推车,竹香则编织一些竹篮,再裁剪一些布料装饰手推车。姜松灵负责最主要的糕饼制作以及招牌制作。
灶房里废弃的木板都堆在角落,姜松灵挑了一块大小匀称,看着干净的木板,用木条蘸着锅底灰在上面写上姜记糕饼四个大字。
写完提起木板出了灶房。
无论是锅底灰还是墨水,四月里江南几场雨就能把字洗刷干净,到时候再补字,木板也算废了,有些可惜,倒不如直接刻上字。
徐老大不识字,刻字有些强人所难,姜松灵准备找万峰试试。听竹香说,万峰早上在灶房里来回转悠,转悠的他们眼睛都要花了,只能让他去院子外面挑水。可万峰人高力气也大,不一会儿水缸就挑满了。平日,这一缸水,徐老大就能挑一炷香时间。
姜松灵抱着木板去院子,进门就看见顾荀若背对着门在院子里喝茶,手里握着几张信纸,好像在读信。
见顾荀若看着认真,姜松灵不想打扰,就站在院门口,朝万峰挥手。
可自姜松灵踏入小院门口时,顾荀若早就知道了。他确实是因为正在读信才没有动,万峰见姜松灵向着他挥手,就走到院门口,爽朗的招呼姜松灵,“姜小娘子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麻烦事,”姜松灵把木板递给万峰,“找万护卫帮着刻几个字。”
要刻的字,姜松灵都写好了,总共就四个,姜记糕饼。
万峰接过木板,拿手在字的边角压了压,“不是难事,一会就刻好。”万峰说完就从后腰拔出自己的匕首,这把匕首削铁如泥,拿来刻字简直如同牛刀割鸡。木板根本架不住匕首的力量,不过一会功夫,四个字就刻好了。
万峰把木板还给姜松灵,这木板拿在手里轻飘飘的,边角处还有裂缝,实在不像一个正经的招牌。许多食肆、书铺商号都极其重视自己的招牌,这些招牌多出自于名家,等到商铺传承百年,招牌上的墨宝就成了镇店招牌。
总之,就没有姜松灵这般简陋的招牌。
万峰欲言又止,忍不住给姜松灵出主意,“小娘子,写招牌找我们主子啊,主子的字可好看了。以前京城里过年,好多小娘子喜欢找我们主子写福字。”
“……”姜松灵忍不住想问,“很多是多少?这么受欢迎吗?收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