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它在航天军工,生物领域,复合材料等方面上极为突出的应用优势。
光是一个晶体管,在半导体上跨时代的应用前景,就让夏恒毫不犹豫选择了它。
眼下这个世界最挣钱的行当毫无疑问就是智能设备,其中以智能手机最为突出。
想想苹果公司一年的纯利润数字,恐怖如斯。
而作为智能设备的核心,芯片以及屏幕,感光元件,内存半导体等等。
石墨烯的出现与广泛应用,对于这些行业,都将是颠覆性的。
可以想象,当自己弄出一部由石墨烯打造的,突破人类想象,全新的未来科技智能手机后。
将会为他带来何其恐怖的收益。
对于传统智能手机市场的冲击,更是超级海啸般的摧毁殆尽!
而这一切,需要海量资金投入。
要获得这些投资,就需要来自权威的认证与宣传,以及随后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奔赴而来的资本。
《Nature》的主要读者是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但杂志前部的文章概括使得一般公众也能理解杂志内最重要的文章。
对于味觉极度灵敏的资本而言,这份杂志具有极大的参考指导价值。
也因此,与其它专业的科学杂志一样,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章需要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
在发表前编辑选择其他在同一领域有威望的、但与作者无关的科学家来检查和评判文章的内容。
作者要对评审做出的批评给予反应,比如更改文章内容,提供更多的试验结果,否则的话编辑可能拒绝该文章。
此时,杂志部偌大的办公室里,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在聚精会神,热切看着大屏幕。
上面显示的画面是一座实验室,腐国最顶尖的,位于皇家理工的实验室。
不过这时,这座实验室却显得有点大材小用了。
一屋子的先进器材绝大多数都排不上用场不说,担纲主角的竟是一卷看似普通的胶带,以及一片薄薄的黑色物体。
“这......靠谱么?”
“简直太过匪夷所思,无法想象啊。”
“这块石墨片已经是目前的技术水平能够剥离出来最薄的一片了。”
“依靠这种原始的方法,真的能够创造奇迹么?”
想到这,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投到了最前方,那个最受尊敬的身影。
令人任何时候都为之肃然起敬的莫伦爵士。
也正是他一口认定这种看似天方夜谭的方法可以一试。
因为在那篇论文中,让感受到了奇迹的因子。
字里行间,作者那绝对的掌控力,以及不可动摇的信心给了他极大的震撼。
“他也许不是来求证的,而只是单纯来告知我们这个足以震惊整个世界的伟大发现。”
这是莫伦在看完整片论文后,心中的第一个想法。
而眼下,正是验证自己是否看走眼的时候了。
那块黑色薄片正是从石墨中剥离出来,世界上最薄的石墨片。
但是离所有人梦寐以求的石墨烯,却还有遥不可及,令人绝望的距离。
他们都很清楚,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
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
铅笔在纸上轻轻划过,留下的痕迹就可能是几层甚至仅仅一层石墨烯。
想要依靠传统手段,简直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