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恩怨隋唐之缘起 > 《第二十六章》唐国公赠马(下)

《第二十六章》唐国公赠马(下)

且说自打与尉迟恭分手过了灞河之后,一路上欣赏着风景的卢太翼几人不久就来到了龙门渡口的附近。因尚在春寒料峭时节,黄河上的封冻还未解除,所以既看不见“禹门三级浪”的场景,也听不到“平地一声雷”的水声,只是,在河岸边行路时却仍然能够感觉出那一层冰凌之下的暗流涌动和怪石嶙峋来。

这里所说的“龙门渡”乃是坐落于离河津西北不远处黄河岸边的一处渡口,不但是名闻遐迩的“龙门”所在地,还与著名的“壶口瀑布”只相距了百里之遥。

我们不妨就先来听听当地流传着的歌谣里是怎么唱的吧,“大禹神功何处有?壶口南去有龙门!”可见,二者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实很近。

至于“龙门”这个名字的由来,我在此为大家提供两种说法:一是自北向南沿峡谷奔腾而下的黄河在这里被悬崖绝壁、相对而立的东西两山一夹即形成了石门出龙状,故而得名为了“龙门”;二是黄河流经此地时,汹涌澎湃且横冲直撞的河水被突然收束在了狭窄的河道中,因与周围峭壁发生激烈的碰击而于瞬间又翻转回到河心,紧接着,巨浪以排空之势猛砸到河床的巨大礁石上,于是,如雷的咆哮声便于刹那间传遍了山谷。如此一来,这好似有龙吼之处便被称作了“龙门”。

……

四下打望着两岸险峻景色的同时,骑在马上的杨令源于脑子里却在想象着黄河于解冻之后将会出现的那一泻千里之状……

“公子当心!”这时,同样在观赏风景的兰幽于不经意间看到对方因稍不留神而差点儿坠下马来的惊险一幕之后,遂高喊道。

这一叫不打紧,却把正在马车上静坐养心的卢太翼给惊醒了。看着一脸揪心的兰幽,他非但不生气,在感到好笑之余还伸手拉了拉小姑娘的衣袖道:“坐下,坐下!别为了这点儿小事就紧张,不然以后可少不了要你操心的日子啊!”

“老爷子!”

兰幽现在也敢称卢太翼为“老爷子”了,这是因为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相处之后,她逐渐发现对方乃是一个非常和蔼可亲的老头儿。而卢太翼呢,似乎也对兰幽这种“老爷子”的叫法不太介意,只是由于有师徒的一层名分在,因此,他便不许杨令源也跟着这么喊。

其实,深知“师道尊严”的杨令源压根儿就不敢乱称呼,因为他从小即受到了其叔父杨汪的严格教育。而兰幽则不同,虽说打小便进了杨府,可毕竟年龄还只有十二三岁,所以自打出来了以后,没了管束的她就如“鸟归山林、鱼入大海”一般地开始任遨游了。

一向怀有“众生平等”理念的卢太翼不但不认为兰幽的举动是出格的,反而觉得路上有这么个小姑娘咋咋呼呼地关心人挺可爱、挺逗笑的,这是因为除了能照顾生活之外,其还可以让枯燥乏味的旅程多出些聊以慰藉的生趣来。要知道,古代出一趟远门可远没大家想象中的那般容易,跟现在的比起来,与其说是在旅行,倒不如说是在受罪或许还更恰当一点儿。

……

“让老朽给你讲个故事……如何?”卢太翼问心神不宁的兰幽道。

见对方有些心不在焉的,因此,他就又补充道:“把令源也叫到车上来一起听,可好?”

“好!”被摸透了心思的兰幽当即拍手叫了起来。紧接着,兴高采烈的同时,她撩开车帘子喊道:“公子快些上来,老爷子就要讲故事了!”

杨令源听后也高兴得不得了,只因他这个年龄正是喜欢听故事的时候。平日里茶余饭后,其就想着方地缠上杨汪给讲《春秋左氏传》里的典故听。当然,这也是杨汪最擅长的,所以也就乐得经常拿出来与众人分享了。

将“夜巡龙驹”拴到车架上,杨令源钻进棚里即好奇地问道:“老师,您准备给我们讲个什么故事呀?”

“不如这样吧,咱们就讲一个和这龙门渡口有关的传说,你们看……好不好啊?”

“好!”杨令源和兰幽异口同声道,“传说可比典故好听多了!”

……

喝了口葫芦里的清水润嗓子,卢太翼接着便把《大禹开龙门》的故事给娓娓地道了出来,“相传远古时本没有眼前的峡谷,相连在一起的黄龙山和龙门山因此而拦住了河水的去路。受到阻拦的河水由于无处下泄,因此就只能在山体间横冲直撞、漫溢奔流,从而形成了滔天的洪水于人间肆虐。在观察了这里的山情水势之后,大禹认为使河道畅通的唯一方法乃是将两座大山于中间凿开。于是,打定主意的他便率领着众人开始了艰辛的劳作。他们不畏寒暑、不避艰险,经过多年努力总算凿穿了龙门,打通了河道。”

“老爷子,这就讲完了吗?”兰幽略显失望地问道。

“别打岔!”杨令源制止道,“听老师继续讲。”

“那老朽就继续咯?”卢太翼捋着胡须不慌不忙地讲道:“相传大禹在治水前,最初因看到两山间靠西面的地势较为低洼,所以就决定在那里劈山凿洞。可正当人们干得热火朝天时,一句‘错开河!错开河!开西不如向东挪!’的声音忽然从天而降。众人抬头一看……你们猜怎么着?原是一只矫健的大鹏鸟在空中盘旋鸣叫。受到了点拨的大禹随即前往东边进行勘察,其情形果然不出所料,地势相对较低、石质更易开凿不说,还只需稍加修整即能形成河道。于是,在他的带领下,大家遂改到了此处来进行开挖。这里,也就是‘龙门’被凿通之后,河水从此便可以顺畅地往下游流去了。”

虽见对方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意思,但卢太翼却故意卖了个关子道:“今儿就只到这里了,明日再接着讲吧。”

“老爷子再讲一个!再讲一个嘛!”兰幽以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请求道。而杨令源呢,这次也加入到了动员的行列中。

“老师再讲一个吧,这离过河不还有段距离吗?”

见逗得差不多了,卢太翼于是做出无可奈何的表情来问道:“好嘛……老朽怕了你们两个小娃娃了,那我就再讲一个?”

……

说完,在略微思索了片刻之后,卢太翼遂又讲了起来,“相传当年开凿龙门时,大禹曾请来两员大将相助,他们其中一位叫作‘傲’,另一位叫作‘羿’。由于助力有功,因此在黄河边建禹王庙时就也塑了他们的神像。有一首歌谣是怎么唱的来着……对了!好像唱的是‘傲羿两员将,禹王双臂膀,凿石开山河,美名天下扬’……对对对,应该就是这样的几句唱词了!”

“老爷子,您还会唱歌呀?”

“兰姐,别打岔好不好?”

“好……知道了!”

“龙门山后还有一个深不可测的‘禹王洞’,据说可容纳千人,相传乃是当年大禹他们栖身和存放工具之地。另外,在龙门南数里处还有大如山丘的一堆巨石,不但河水流到那里会旋绕而行,且更为奇怪的是,就算涛再大、浪再巨也不能将其漫没掉,因此,当地人便流传说其为大禹王的坟墓。后来,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德,老百姓就将‘龙门’改叫了‘禹门’。又因这里地处秦晋交通的要道,所以当地人也同时把‘龙门口’称作‘禹门口’。”

见俩小孩儿听得入神,瞪大眼睛的样子更是憨萌乖巧,因此,卢太翼便忍不住笑了起来。

听到笑声的兰幽犹如元神归位一般,待回过味儿来之后,即一边猛摇卢太翼的手臂,一边要求其再讲一个。

……

正当兴高采烈地展开拉锯战之际,爷孙仨忽听得陈三在外面喊道:“老爷,龙门渡已经到了!”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