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摸半个小时之后,整个歌词就这样写完了。
考虑到那边的要求,这首歌并不是很长。
而且这首歌叶晴雪用的是“京歌”。
一般来说,和戏曲有关联的艺术形式,在叶晴雪看来,分为三种。
第一种自然就是纯粹的戏曲。
但戏曲,尤其是京剧有着十分严苛的程式化规定。
每句需要用什么腔调,什么板式,用什么样的“锣鼓经”,用怎样的唱法和动作。
这些都需要遵循老祖宗留下来的规定。
除非你能到达四名旦这种艺术水准,方能开宗立派,再次创新。
第二种,就是京歌。
也就是这首《神女劈观》的艺术形式了。
京歌则是用京剧的唱腔、曲调、程式,加上现代音乐元素来演唱表演的一种文艺形式,适合于表现大气的节目内容。
京歌,作为歌曲中的阳春白雪,珍稀极品,大多情深意远,悱恻缠绵,大气磅礴。
很自然,符合这种要求的歌曲,是少之又少。
前世,最有名的一首京歌,几乎是所有人多多少少都会哼一段。
那就是《说唱脸谱》。
至于最后一种,也是当下最流行的——戏腔歌曲。
其实所谓的戏腔歌曲,和戏曲的关系并不大。
而什么是真正的戏腔歌曲,也并没有确切的定义。
似乎曲调里,模仿戏曲的“咦~~~~!”“啊~~~~!”这种突然拖长的高调就是戏腔歌了。
戏曲、京歌、戏腔歌。
戏曲是戏曲,京歌和戏腔歌是歌曲,所以是完全不同的艺术形式。
艺术形式不同,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高下之分。
只是受众不同而已。
看过《神女劈观》的剧情和资料之后,叶晴雪觉得这样的京歌,是最适合不过的了。
不要小看这寥寥两百多字的小词。
它可是耗费了叶晴雪不小的心血。
就拿开头这一句来说。
【可叹~~~
秋鸿折单复难双、痴人痴怨恨迷狂】
这个“可叹”,就类似华夏说书人,第一句“诸君细听我言”诸如此类的开场。
后一句。
秋鸿,指的是秋日的大雁,古诗文常有离别之意,这里指代游戏中那神女的父亲。
角色故事提到,神鹤五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父亲爱妻情切,难以承受此中苦痛,长此以往,因念生怨恨,因怨生心魔,发疯似地出门云游寻找复活亡妻之术。
华夏的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
可以说,这首歌,叶晴雪把华夏的文字美和典故美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或许,也就只有类似华夏古诗词的文字。
才能用寥寥数字,就铺就这样的一个故事。
至于曲调和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