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殷笑了笑:“那你们是误会了,我可没有什么治世济民之心,更不想垂名青史什么的。”
中书舍人蹇义愣了愣,问道:“先生可是有什么顾虑?”
朱殷不再回答,而是摇了摇头。
朱元璋想到什么,连忙问道:“那你是对皇上有意见?”
朱殷笑了笑,说道:“开创大明之前,皇上他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可以说是居功甚伟。
大明开国后,皇上励精图治,吏治严苛、执政勤勉,立纲陈纪,救济斯民,是个难得的好皇帝。”
朱元璋再次问道:“既然你对皇上也没意见,那怎么不愿为大明效力?”
朱殷摇了摇头,认真地开口:“爷爷,两位大人,我就是不想入朝为官,没你们想的那么复杂。”
“哎……”
朱元璋微微一叹,感觉问题出在自己身上,觉得肯定不是朱殷不想当官治国。
毕竟朱殷的治世策略,处处都是在为百姓着想,处处都是在为国家社稷考虑。
而且还说出‘为众人抱薪者,虽冻毙于风雪,但薪火犹在’这句话。
能说出这句话的人,怎么会不想当官为民谋福?
所以朱元璋觉得,有可能是朱殷认为自己这个皇帝,是刻薄寡恩之人。
怕入朝为官以后,在将来也和胡惟庸、李善长那些人一样不得善终。
于是,他再次劝道:“娃儿,皇上已经老了,用不了多久,太孙就会继承大统了。
太孙是年轻人,你也是年轻人。
年轻人之间更容易沟通,在治国方面,也更有共同的想法。
咱相信你们两个年轻人配合,一定能让大明繁荣昌盛的。”
朱允炆听到这话,情不自禁挺直了身躯。
他知道自己在外的名声,是非常宽仁、非常孝善的,以自己的名声,应该可以打消朱殷的一些顾虑。
“太孙?哈哈……”
朱殷微微摇头,略带嘲讽地大笑一声。
他什么也没说。
但在众人眼中,他却什么都说了。
朱元璋、户部尚书郁新、中书舍人蹇义都看明白了。
就连徐妙锦这位女孩家,也看出了朱殷对太孙极其不屑。
不屑于为太孙效力,不屑于和太孙为伍,不屑于……
朱允炆对这一声不屑的笑,内心顿时被刺痛了。
虽然没什么杀伤力,但他却感觉侮辱性很强。
这个朱殷,当着朝臣的面,如此侮辱自己这个大明储君,真是太狂傲了,该罚!
不不,自己身为大明未来的君王,要待人宽厚,朱殷就是自己以后的臣子而已。
自己身为一代君主,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迁怒于臣子。
要对朱殷好点,以后他才会尽心尽力辅佐自己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