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殷沉默了下,说道:“我之前说过,我的办法,不仅可以保全老爷子。
还有希望让老爷子,在这次恩科事件中,获得皇上的嘉奖。
如果只是进言皇上增加恩科的取录名额给北方学子,这点谁会想不到?
就凭这一点的话,保命都难。”
朱允炆有些不服气地说道:“这么做,怎么就连保命都难?
朝廷增加取录名额给北方,并昭告天下,这次恩科并不存在徇私舞弊,就是北方考不过南方。
但皇上因为同情北方多灾多难,特施恩典扶持北方。
如此,北方受到恩典后,民愤自然就平息了,民心必然会向着皇上。”
朱殷摇了摇头,反驳道:“如果按照你这想法去做的话。
虽然平息了北方的民愤,但却无法笼络到北方民心,也维护不了朝廷的权威。
因为直接增加北方取录名额,哪怕朝廷对天下人说,这次恩科不存在徇私舞弊,哪怕说增加名额给北方学子是同情北方。
北方肯定也有人会认为,这次恩科真的存在徇私舞弊情况。
他们肯定会有人觉得,朝廷之所以增加北方取录名额,是因为恩科存在舞弊,所以朝廷心虚了,才增加名额当封口费,而不是同情北方。
那么直接增加取录名额给北方,也就会损害到朝廷的权威,更不可能真正做到笼络民心。
皇上自然能够想明白这一点。
所以让老爷子请求皇上直接增录北方学子,未必能够保全自身。”
“这……”
朱允炆面色微变。
自己想得还是太简单了啊。
“娃儿,你说的没错。”
朱元璋赞同地点了点头。
他的本来想法是,哪怕不存在徇私舞弊的情况,也昭告天下承认这次有徇私舞弊。
趁机抓一些考官定罪为徇私舞弊,然后株连一批南方官吏,再增加取录名额给北方。
如此,不仅可以杀一批人,平衡下朝中南北官吏人数差距大的问题,还能平息一下北方的民愤,笼络下人心。
但经过朱殷这么一提醒,他才发现如果自己抓一批人定为徇私舞弊罪的话,其实也是在打朝廷的脸,损害了朝廷公正的形象。
毕竟恩科这种事存在徇私舞弊,以后谁还信恩科?谁还信朝廷的公正?
如果不抓徇私舞弊的话,别人也会觉得存在徇私舞弊,认为朝廷心虚才增加取录名额。
总之,抓不抓,都是没办法维护朝廷公正的形象。
这已经是个很难处理的问题了。
朱殷斟酌了下,说道:“所以,想得到皇上的嘉奖,就要趁此机会,帮助皇上最大程度的笼络北方民心。”
朱元璋顿时来了兴趣:“怎么最大程度的笼络民心?”
朱殷笑着说道:“老爷子你要向皇上进言,不仅要彻查清楚此次恩科是否存在徇私舞弊。
还要专门开设一个查办小组,让北方的一些学子到查办小组中,参与审查。
而且,这些北方学子,必须是公认的不怕死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