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依据史料创作的谍战长篇小说,为了更好地了解主人公所处时代背景,及其必须要面对的客观环境,现作相关介绍如下:
本书上部的故事发生地在香港;中部则是在大连,其间会屡屡出现“旅大”一词。
“旅大”是指旅顺口(简称旅顺)、大连,只因旅顺口曾是清北洋水师舰队的主要基地,所以在当时的名气要更大,在1955年曾一度成立旅大市,1981年改称大连市,旅顺口则为该市市区。
当年,东北地区有三大不冻港:旅顺口港、大连港、葫芦岛港。
由于本书中部的故事基点之一便是港口,所以需对相关背景有所交代:在二战后期的1945年8月9日,按照美、英、苏签订的《雅尔塔协定》,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并于当月14日与国民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及《中苏关于大连之协定》、《中苏关于旅顺口之协定》等,苏方据此租借旅大地区30年,并实行军事管制。
【注:苏联与国民政府签定的租借期应至1975年,不过,在抗美援朝后的1955年便交还新中国。】
进一步而言,旅顺口港作为苏军军港禁止民船进入;大连港则为苏军军管下的自由港,民船进入只需核准;葫芦岛港则被国民党方面实际控制。
在辽沈战役前夕,解放军已控制东北地区的97%地域,并基本切断北宁铁路(北平至辽宁,原京奉铁路),沈阳、长春已然成为孤城,只有锦州凭借葫芦岛港保持着海路畅通。
除了东北地区,解放军各野战军分别在西北、华北、华东、华中等地区展开攻势,并将战线从黄河流域推至长江北岸。
相比而言,于1946年4月28日解放的哈尔滨势必要更稳定安全,因此,香港及海内外**人士的最初目的地被定为哈尔滨,而海路的登陆地为大连港。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正式开打;13日,沈钧儒、谭平山、蔡廷锴、章伯钧等首批北上人士,从香港乘苏联货轮“波尔塔瓦号”起程。
以下仅说大连,由于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即苏方与国民政府签有国际协定,同时,苏方亦与美英签有相关国际协定,所以,从外在表象上来看,当时的大连呈现出“四不像”情况,即:不像苏占区,不像日占区,不像国统区,不像解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