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吕妃听到朱允炆的话语顿时一惊,从凳子上站起。
“你大伯谋反?”
吕妃都听不相信起来了,甚至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是的!”
朱允炆看到吕妃这个反应,也是微微一笑。
“不可能,你大伯没有理由谋反!”
吕妃思索了一下,当即开口断言,如今朱栋的太子之位,比起当年朱标,只高不低!
文治制度方面不说,光是军功,就是朱标拍马难及的。
更何况土豆的一轮种植已经开始,朱栋在某些百姓心中更是和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一个地位!
“民心,陛下支持,军功,加之你大伯又是嫡长子,没有道理他会谋反!”
“大伯不谋反,难道咱们就不能帮他谋反吗?”
朱允炆对于吕妃的神情也是不以为意,反而露出了一个神秘的笑容。
“我们帮他谋反?允炆你的意思是....诬陷?”
吕妃惊讶至极,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有这种想法!
“母妃,倘若大伯的贴身折扇上写了关于谋反的话语,转交给了凉国公蓝玉将军。而锦衣卫又在大伯的北平庭院之中搜索出了金刀龙袍,皇爷爷会如何思考?”
朱允炆淡淡开口道,明明是在说事关一国之本的事情,语气却犹如出门买菜一般平淡。
“那你皇爷爷也不会信吧?毕竟你大伯如今地位,只需安心等待,便可即位!”
吕妃还是忧虑,哪怕是诬陷太子造反,好歹也要有个原因吧?譬如大唐时候的太子李承乾造反,是因为李世民杀称心。杨广弑父,是因为杨坚要立长子。但是朱栋这个太子....
太没有污点了!
“这点简单,母妃可还记得赵匡胤皇袍加身?”
“如今我大明建立已经二十余载,马上平天下的时代已然过去了。现在虽有外患,不过是癣疥之疾。朝中武官掌权,但是治理仍旧是要依靠文官。”
“文武之争使得蓝玉等将领内心躁动,加之皇爷爷近几年也是开始大肆提拔文官。”
“我们可以以此为据,说淮西武将担心未能等到大伯即位之时,便被皇爷爷打压得再无翻身余地,所以怂恿大伯谋反!”
“大伯虽自己心不甘愿,但是已是黄袍加身!”
朱允炆缓缓道来,其实这个理由就是诛心之论,倘若成功,必将恶臭青史!
“可我们这样还是不够,陛下虽年过六十,但仍旧精明,此等小计,陛下定然不会糊涂到直接定罪,而是让锦衣卫详查吧!”
吕妃担心的说道,她说的也没错,朱元璋哪怕年事渐高,但精力仍旧不输从前,每天批阅的折子不比刚登基那会儿少多少。
“所以,孩儿有一招杀手锏!”
朱允炆微微笑道,锦衣卫这一档他怎么会没想到呢?
“到时候将反信也给蒋瓛家中私藏一份,皇爷爷虽疑心,但也只能将蒋瓛暂时关押,那么接手这个案件的,只能是副指挥使广进!”
“而广进,是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