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座即将成为传授精神食粮和分发物质粮食的希望之堂启程。
大明可以走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未来!
朱瞻墡的计划其实很简单。
就是把这个集合了学堂与食堂的多功能建筑充分的使用。
他将他手底下两个年龄段的士卒们。
称呼为少年兵和青年兵。
早膳过后,作为十二岁到十五岁的少年兵的学堂使用。
学习基础的知识,包括文化课,兵法基础,自然科学等等。
相关教材是由朱瞻墡同系统相互博弈、死皮赖脸要来的。
实在也是没办法。
大明小皇孙多年积攒的龙气还要留着兑换“大惊喜”。
只能跟系统耍起了赖,没想到竟然成功了。
晚膳过后,这个多功能的讲武堂就留给青年兵们使用了。
大明第一届军事扫盲班正在积极准备开班中。
这些青年的年纪确实有些大了。
底子差,就要多用功。
借着傍晚的余光,扫盲班能多教几个字就是几个字。
时不待我,只争朝夕。
用餐的顺序始终都是,五千少年兵和五千青年兵交叉进食,每旬固定轮换。
朱瞻墡倒是想建一个万人的大礼堂。
但是在如今大明这技术条件下,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宏伟的想法。
其他时间段,多功能讲武堂也不会闲着。
思想学习,荣誉表彰等等都会在这里举行仪式。
若是得闲时刻。
让那些因有些才艺而招上来的兵士们,提供表演的机会。
同吃苦共欢乐,绝对是提高凝聚力的不二法宝。
共同爱惜我们共同的军营。
朱瞻墡还特意的在讲武堂使用指南中,着重强调了一个细节。
每一个使用讲武堂的人。
不管是吃饭也好还是学习也罢。
都一定要给正在忙碌的人员搭上一把手。
其实这个想法,就是想让士兵们增加对军营的归属感。
毕竟平常百姓家,哪家日常的活计,一时不忙的人总要伸把手。
长此以往。
就能让军中的兵士们以军营为家。
主动珍惜,爱护军营中的各项设施,更能增加他们的凝聚力。
这是朱瞻墡始终坚定地建设这个大型讲武堂的根本原因。
因为他无数的经验告诉他,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团结信任是多么的重要!
而这些从何而来?
要让士兵真正地弄明白。
是谁最珍惜他们的生命?
是谁真心为大明万千子民?
懂得了他们是为谁打仗的道理。
那么他们就会出自内心的忠诚,一往无前,视死如归!
此刻。
朱瞻墡深知,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