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侧写?”
李泽的话,对付晓君来说有些突然。
但这毕竟是她的专业。
抛开是否准确的问题,画出心理画像对她来说并不是问题。
略微沉吟,再联想刚才在法医室,李泽和陆广生的聊天后,付晓君缓缓道来。
“男性,年龄无法判断,可能在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之间,有固定工作。”
“文化水平较高,学习能力很强,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
“和死者一家有仇怨,且仇怨很深。”
“刚才队长和陆法医,讨论了勒杀时间和喉骨气管的伤痕问题,那么凶手应该身体羸弱,体能素质较低,常年从事于文职或者身患疾病。”
“近期,性格发生过重大改变,可能周围有亲人,在非正常条件下过世。”
话音落下后,不少人若有所思。
如果付晓君的侧写准确,那么凶手的排查范围,就大幅度缩小了。
旁边,吴康也是惊讶的看向付晓君。
对灭门案凶手的心理侧写,对方可是从未提过。
却没想到,她还有这么一项技能。
以前,还真是小看了她,就是不知准确性如何。
就连李泽,也是意外的看着付晓君。
作为京州公安大学的高材生,付晓君倒是名副其实。
对方刚刚所说的犯罪侧写,和他所想的,大部分一致。
年龄,是犯罪大数据。
文化水平较高,是从凶手的作案手法推断出来的。
若没有经受过高等教育,一般人不会想到利用注射器注射哥罗芳,致使被害人昏迷。
学习能力较强,是因为凶手大概率是第一次作案,报复杀人。
为此,他肯定为此恶补的大量知识,甚至包括犯罪心理和反审讯,以防自己将来真的被抓住。
反侦查意识,是因为案发现场并没有留下任何指纹,监控也没有实质性的线索。
再说身材体能或者身患疾病。
这一点,刚才在法医室,已经讨论过了。
至于凶手心态的剧变。
付晓君的推测很大胆,却很合理。
若不是如此的话,凶手也不会有朝一日,毅然决然选择了这次灭门残杀。
心态的变化其实很简单。
要么是钱,要么是情,要么是仇。
三者都有可能,但可能性最大的,就是仇。
什么样的仇?
或许是亲情,或许是爱情,友情可能性不大。
有道是最哀莫过于生死离别。
所以付晓君推断凶手有亲近的人过世,合理性还是很强的。
至于正确与否,现在一切都无法印证。
一切,都只是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