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只是可惜,在原来那个历史时空,是为老和尚鉴真带到岛国。
鉴真老和尚其实还是挺伟大的,唐朝将岛国击败,让岛国从行为上缩手缩脚,鉴真又传播佛教,让岛国的思想上萎靡,所以从唐朝一直到明朝,将近1000年的时间里,岛国对于大汉民族没有多少损害!
不过,国宝东流,确实有点让人不爽。
在岛国人看来,《丧乱贴》反而变成了他们的至高无上的国宝。
他们高度称赞,此帖用纸类似白麻纸,纵向有条纹,系用双钩填墨法所摹。在第一行末‘之极’右侧,有‘僧权’二字左半部分押署。
进一步研究《丧乱贴》的书写特点,发现写法非常丰富,首先摆动幅度较大的折线轴线、奇异连接的重新出现、行轴线之间的微妙配合,放大后用笔挺劲,结体纵长,轻重缓急极富变化,完全摆脱了隶书和章草的残余。
《丧乱贴》被带到岛国时,被圣武天皇收藏。当圣武天皇死后,光明皇后将《丧乱贴》送给奈良东大寺正仓院。
……
现在这个历史时空,这幅书圣王羲之真迹丧乱帖就直接摆在李秀宁夫君的书房里面!
长孙无垢不由得感慨道:“这副书圣真迹丧乱帖至少价值上万贯,
如果说能够找到书圣王羲之最为有名的兰亭集序,可能至少价值10万贯甚至20万贯!”
柴绍的大姐柴云摇摇头说道:“秀宁夫君关不过六品,能够侥幸拿到那张丧乱帖已经算是祖上烧高香了,怎么可能能拿到兰亭集序呢!
我可是听说,那副兰亭集序现在在王羲之后裔手中,怎么可能会将兰亭集序转卖他人……”
……
原来,王羲之自己也十分珍惜“神助”之作《兰亭集序》,把它视为传家之宝,一路传下,至第7代孙智永。
智永少年出家,酷爱书法,对祖上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极为钦佩,决心将祖传书法再现风华。
他练习书法极为刻苦,在永欣寺时,就曾盖一座小楼专做练字,誓言“书不成,不下此楼”。
就在这座冷冷清清的小楼里,他如痴如醉地运笔挥毫,经三十年之功,智永的书法名气也越来越大,《真书千字文》系智永的代表书作,历代评价颇高。
智永年百乃终,逝前他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和尚也对书法很有研究,他知道《兰亭集序》的价值,遂将它珍藏在卧室梁上特意凿好的一个洞内。
……
根据柴绍大姐柴云过去几次反向风向标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李秀宁夫君的书房里面,可能真的有兰亭集序的真迹!
(求鲜花,求鲜花早点突破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