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小说的看点之一,就是书中有个穿书女配作为女主的对照组,穿书女配自以为有主角光环,不把女主放在眼里,最后结果自然是输给女主,下场凄惨。
李暮没有穿越成那个女配,但在回忆起女主和女配的针锋相对后,李暮自闭得更加厉害了——
她不想成为谁的对照组,更不想和谁斗法,她只想找个角落,悄无声息地活着。
恰好李家人误以为她被烧坏了脑阔,伤心之余又要为家中其他女孩儿做打算,正商量着是要把她送去城外庄子上,还是另外腾个偏僻冷清院子出来拘着她。
李暮巴不得能与世隔绝,索性顺水推舟,把自己装成了傻子。
当傻子好啊,她想,只要将别人对她的期待值降到最低,她就不用害怕会在这个到处都是规矩的古代世界出糗。
反正,她是傻子嘛。
然而原主在家病逝那天,去清晖观拜玉皇、祈求孙女能早日康复的李家老夫人遇到了一位老道士。
那老道士似乎在老夫人身上瞧出了什么,自称与老夫人有缘,还送了老夫人一只素色锦囊,说她所求若能如愿,就将这只锦囊打开,若没有如愿,便劳烦老夫人,将锦囊烧了。
后来李暮病愈,人却傻了,老夫人也拿不准这算不算如愿,还是李暮的生母哭着求老夫人可怜李暮,让李暮留在府中,期间无意打翻了架子上装锦囊的木盒,老夫人才将锦囊打开。
锦囊里头放着一张纸条,纸上写着有关李暮的命格批言。
批言直道李家有女,十五遭劫,若能平安渡过此劫,此女不仅可改李家衰败的命运,还极有可能影响国运。
老夫人可没告诉那老道士自己求的是什么,加上这批言太重,老夫人不敢轻忽,更不敢把批言留下,当即用火烧成了灰烬。
后来老夫人又去了趟清晖观找老道士,才知老道士原来是清晖观的观主——曾被先皇请进宫的玉宵真人。
就在老夫人来找玉宵真人的前一天,玉宵真人就已经带着座下两名弟子出门远游去了。
自此,老夫人对批言深信不疑,本该送出府的李暮也被她留在府中,衣食住行与李家其他姑娘无异。
李暮不知道这段插曲,还以为是这家人疼爱原主,并对自己占据了原主的宠爱感到心虚。
李暮才吃完早饭,安嬷嬷就跟能掐会算似的走进屋,拿出厚实的披风给李暮穿上,又吩咐飞星打伞,把李暮送去李老夫人的松荣斋,给老夫人请安。
今日要去清晖观,李暮请安后可以跟家里其他小辈一块在老夫人院里坐着等,等马车置备妥当,再一块出门。
飞星是个嘴上闲不住的,一路打伞还不忘跟李暮念叨:“姑娘你看,这大冷的天,安嬷嬷竟忘了让你拿上暖手炉,等会到老夫人那,你可一定要跟老夫人说。”
李暮目不斜视,假装什么都没听见,只偶尔动动手,不着痕迹地往披风袖口上擦,擦去掌心冒出的冷汗。
从李暮的栖霞苑到老夫人的松荣斋,途径一条直廊。
李暮才拐上直廊,便瞧见不远处立着一个梳双丫髻的小女孩。
小女孩怀里抱着暖手炉,身上穿着件白色的琵琶袖竖领短袄,外罩黛蓝色方领半袖比甲,比甲的袖口处缀着一圈白色的毛绒边,下身是一条月白色的花鸟裙。
小女孩身旁还有两个丫鬟,那俩丫鬟在跟小女孩说什么,小女孩撅着嘴一脸不耐烦,直到发现朝自己走来的李暮,她脸上才扬起堪比冬日暖阳般的笑脸,丢下丫鬟朝李暮跑了过来。
她边跑还边喊:“五姐姐你怎么才来,我等了你好久!”
小女孩跟枚小炮弹似的扑进李暮怀里,撞得李暮生生往后退了半步。
小女孩是三房夫人所生,李暮的堂妹,在他们这一辈排行老八,闺名——
云溪。
未来以掖庭罪奴之身一步步登上皇后宝座的《醉青鸾》女主李云溪,如今不过是个九岁的小丫头。
而距离李家被抄家,李家女眷充入掖庭当罪奴,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