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汝昌问道:“难道日本一直与我华夏为敌?”楚卫国说道:“何止为敌这么简单,简直就是世仇。而这个仇就是从现在这场战争结下的。”
“噢,此话怎讲?”丁汝昌惊讶的问道。楚卫国说道:“我说的我战争是指满清政府与日本在今年发起个整个战争,因今年为甲午年,所以我们后世称为甲午战争。”
丁汝昌激动的问道:“不知此役大清战果如何?”楚卫国说道:“这还用问吗?在与外作战中,大清胜了几次?即便胜了又如何?还不是割地赔款?大清已无可救药了,宫中那位佛爷只顾享乐,完全不顾国家之利。”
丁汝昌想了想,不由的摇头叹息,无可耐何。他深知大清已经腐烂到骨头,要想改变这一切,除非有一位英明的君主出世,宫中那位虽然有能力,但因为那个佛爷的存在,手中一点权力也没有。
丁汝昌问道:“不知大清如何失败,结果又如何?大清又亡于何人之手?难道割地赔款也满足不了日本?”楚卫国说道:“日本之野心并不是割地赔款所能满足的,他们的野心就是亡了我整个华夏,让华夏成为他们的国土。”
“岂有此理,区区一个弹丸小国,还敢妄想吞并我失泱泱华夏之国,其心可诛。”丁汝昌一声怒吼之后又问道:“那结果又如何?大清可是亡于日贼?”
楚卫国说道:“这后面的事太过于复杂,我简略的跟你说一说。甲午战争之后,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
日本虽然在战场上连战连捷,但毕竟国力有限,战争带来的巨大消耗进一步加重了日本普通人民的负担,自1894年底以来,日本不少地方都爆发了农民**,社会动荡不安。
而且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亦很重视西方国家的态度,“他清楚西方列强的骨子里并不欢迎日本的崛起,妒忌日本在清国分食西方人的利益”。
所以伊藤明确反对军部大本营的直捣北京的“直隶平原作战计划”,他认为如果这样做,中国将会失去合法政府作为勒索对象,从而招致各国干涉,而且在天寒地冻的渤海上进行运输也很困难。
而他又在1894年12月4日建议先攻取威海卫和台湾,作为将来和谈的筹码,如果“待春暖时清廷犹踌躇而无向我请降之意”,则再进攻北京也不迟。
日本天皇采纳了伊藤的建议,稍早前还按伊藤的意思召回了正在辽东战场准备攻打山海关的山县有朋。日本不再单方面追求军事胜利,而是企图从对清和谈中捞取更大的利益。所以满清并不是之于日本之手。
但是却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西欧各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而满清政府的所做所为却让人大跌眼镜。在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的斗志日益高涨。
与此同时随着战争赔款的加深,人民不堪重负,终于引起了义和团运动,清政府内忧外患,无力抵抗,因此西方列强更加放肆,趁火打劫,妄图吞霸中国。
这义和团又名义和拳,是山东巡抚毓贤利用山东省学习武术的团民组织来抗衡教会,威吓教民脱离教会之用。原因是1898年,你们的光绪帝任用康有为、梁启超等推行戊戌变法,因与守旧派对立而失败。
慈禧老佛爷为**维新运动,软禁光绪帝于**瀛台。各国同情维新派,协助康有为、梁启超逃离中国,而慈禧欲废黜光绪帝,但因遭各国反对而不敢付诸行动,令她怀恨在心。
加上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纷纷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也增长了慈禧的仇外情绪。而你们的那位老佛爷慈禧太后,却极为信任闭塞愚昧的守旧大臣,竟听信毓贤之言,相信团民能“刀枪不入”、“枪炮不伤”,怂恿慈禧借助义和团排外。
慈禧太后派军机大臣刚毅往涿州视察,但刚毅竟向慈禧奏称“天降义和团,以灭洋人”。因此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进入北京城内勤皇。团民则沿途徒,烧教堂、拆电线、毁铁路,攻进天津租界。各国公使要求清廷取缔义和团,但未获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