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子陈玉英和韩炳麟守着。孩子们有梅香和鲁寒芯。可是,韩琬秀还没有出发。孩子们都到铺子来了。他们说他们也要学做生意。昨天就开始了的。
韩琬秀咯咯咯笑的带上李忠和李亮一起出发了。陈玉英有话想问韩琬秀,可是,这两天来,孩子太忙,她就没问。
韩琬秀他们先去了李村李师傅家。李木子与家里的的篾工们刚好砍竹子回来。李老师傅在家编着东西。
现在李村家家户户都在竹器编制,编好后大都送到李家来记个帐。大多是李师傅家统一器型大小,种类等等。
韩琬秀拖到韶关去,然后回来再与他们兑付。因为这个不是定制的,要送到竹器店后,掌柜的看货给价。韩琬秀才能给他们钱。
这些年来,韩炳麟他们那一辈的人,都像韩家一样年轻一代接手。但是,老一辈留下来的一些好的传统,他们都没有丢。所以,乡亲们把编好的竹器送到李家来,李家又送给韩琬秀,韩琬秀又送到韶关的竹器店。
韩琬秀又带钱回来。就这样一个良性循环。棉花,茶,小麦还有瓜果也都一样。韩琬秀在那些种植量大的村子都定了一个收购点。
就是油菜籽韩家不收,镇上有个榨油坊。乡亲们送到油房去榨油就是。菜油少,一般都留下自家食用,很少有出售。就算有售的,他们也拿到镇上来卖就是。镇子上有居民买的。不过大多都在油坊交易了。在那里大家觉得货真价实放心。
对收购点,那时韩炳麟也想这样做。可是,苦于没有好的运输工具而放弃了。现在韩琬秀开汽车了,一天就可以到韶关。他支持孩子这样做,让穷苦大众都能有口饭吃。
三十年来,竹笋年年长,棉花年年开,茶叶年年采。小麦油菜年年收。老百姓的日子依附着韩家一年比一年好。看着韩琬秀他们来了,李老师傅很是热情的请他们坐,并让老伴给他们倒茶来。
韩琬秀说:“李师傅不忙,我们一会儿就走,去收些西瓜。”
李木子知道韩琬秀他们一般来都不会坐多久的,拿了货就走。有时有订货的订单就会久说会儿话。因为那些式样要讨论一下的。有时时间长,也会在李家吃午饭。
李木子带着韩琬秀他们到正屋边上的一个竹屋,指着几卷捆绑好的竹席说:“大小姐,就是那些了。一捆五张,有十捆。外面还有一些篓子和篮子。”
“嗯。”韩琬秀走了过去叫李亮和李忠全都打开来看看,觉得没有问题就搬上车。李木子也要去搬,韩琬秀拿起一个小竹篮对他说:“小李师傅,你过来一下。”
“哎。”李木子走了过来。
韩琬秀看李亮和李忠都搬竹席出去了,她对李木子念道:“莫愁前路无知己。”
李木子很中吃惊的回了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他没想到韩大小姐会是自己的同志。
李忠和李亮进来各搬一卷竹席又出去了。李木子激动的握着韩琬秀的手:“大小姐,我没想您会是我们的同志。”
韩琬秀笑着拍着他的手:“我不是你们的同志。”李木子失望谨慎的放开了韩琬秀的手。
韩琬秀说:“我是你们的盟友,值得信任的盟友。”
韩琬秀看李木子还是很疑惑的样子,“你们的同志让我带一些东西给你,说你有办法送给山上的同志们。暗号也是他告诉我的。现在那些东西就在外面的车上。”
李木子看着韩琬秀,他不知道是信还是不信,暗号是对的。可是,这韩大小姐又说她不是我们的同志。他一时难以绝断,万一是敌人的圈套那损失就大了。
李忠和李亮又进来了,看到李木子那样的看着韩琬秀。李忠抱一捆竹席上了肩扛上说:“木子哥,看你那样好像不认识我们家大小姐一样。这些年来,大小姐有骗过你吗?哪次不都是先送货了在收钱的。订做的东西也给定金的。相信吧,大小姐不会骗你的。”说完李忠就出去了。
韩琬秀觉得李忠和李亮都是韩京浩他们的同志。
李木子不好意思的笑:“对不起大小姐,不是我不信任您。是因为现在都必须得多加小心,以免我党受到损失才是。”
“我知道。”韩琬秀说,“我们还是老主顾。”
“是。”李木子再一次笑着握住了韩琬秀的手。韩琬秀拍着他的手说:“好。我这就叫李忠和李亮把车上的东西搬进来。”
“我也去。”李木子很是兴奋的出去了。韩琬秀跟在他后面,叫李忠和李亮他们一起下车。
韩琬秀他们拖着一车竹席和一车西瓜与一车南瓜回到家时,家里得饭做的差不多了。李叔叫等着的工人从马车上把西瓜装到卡车上去。
西瓜装了三分之二的车箱。再把竹席与一些山货毛皮放到在一边。这样,明天早上就好走了。
今天是过节,韩琬秀也让李叔他们回去了,走的时候每人给了一个西瓜。过节的东西昨天就送了的。每一个人说着谢谢的离开。西瓜也是今年最后一批了。
韩琬秀洗了个澡,出来时饭菜都摆好了。虽然说,这个中秋节,韩家人都没齐,但是,这个节,韩家过的还是很幸福的。今天过节,孩子们不去武馆练功。
韩琬秀帮着孩子们清点好东西,陈玉英给孩子们都洗澡,叫他们都睡去。因为他们明天就要去韶关,几个小孩子一起高兴兴奋的说了好一阵。现在安静了。估计是说累睡了。
鲁寒芯也睡了,韩琬秀去了书房,她要对一下这几天的帐。陈玉英走了进来,韩琬秀站了起来:“娘,一天了,您也睡去吧,我一会就好。”
“哎,秀儿。”陈玉英坐了下来,“娘也不绕弯子,就直接问你,京浩和琼莹是不是‘那边’的人?我是说赣州。”陈玉英知道韩琬秀明白她问的是什么。
“娘,听谁说的?”韩琬秀没想到陈玉英会对韩京浩两口子起怀疑。
陈玉英说:“没谁对我说,我是常看你带回来的报纸,说在赣州那边常在闹革命。有支穷人的队伍。”
“娘。”韩琬秀不知道对陈玉英怎么说:“相信他们不会走歪路的。他们是我的弟弟弟妹。也是您的孩子。您相信您的孩子会走歪路吗?”
“我相信不会。”虽然韩琬秀没有对陈玉英明说,韩京浩与简琼莹是不是“那边”的人。陈玉英也是明白了。当初她看报纸,是想看儿子的军队打到了哪里了,他为儿子担忧,自己好有个地方去牵挂。
这些年来就养成习惯看报了,现在她又有了新的担忧和牵挂。她站了起来对韩琬秀说:“他们是穷人的队伍,我想也不是坏事,这些年来,我们家也是穷人的依靠。你说是吗?秀儿。”
“是的。”
“你也早点歇了。明天还要赶早呢?”
“哎。”韩琬秀送母亲出了门。她坐了下来,想:儿行千里母担忧。她又想到了儒道,她自言的说:“母行千里牵挂儿。儿也挂母。”
早上,早早的李忠和李亮就到了。他们把梅香,鲁寒芯和孩子们的箱子搬上了车。韩琬秀和鲁寒芯就坐在前面,让梅香一起坐到驾驶室。可是梅香要与孩子们一起坐到后面。
李忠和李亮用木板把车的三分之二处给塞了起来。把西瓜和竹席山货毛皮给阻挡在车箱的前面。陈玉英把车箱后面铺了家里用的竹席,在垫上床单。又拿了几个靠枕。她怕孩子们坐不起。就可睡,这样梅香与李亮李忠带着孩子一起坐在后面。铺好后,李忠和李亮把孩子一个个的抱上了车,然后拉上梅香也上了车。
要走时,赵伟卓问:“娘,你住哪里?您回来吗?”韩琬秀明白儿子的意思,她摸着儿子的头说:“我住家里。”
“哦。”赵伟卓对车上的弟弟和妹妹说:“想着点哥,别到了大地方把哥给忘记了。学的功夫套路每天也走几遍。到时我要检验的。”
赵伟卓还真像个大哥的样子。
“不会的哥,我一辈子都会记得你。”
“我也记得。”
“我也记得。”三兄妹谁也不想让哥知道自己不记得哥了。韩琬秀摸了一下他的头表示夸赞儿子。她上车,启动走了。
一天紧紧的行程,五点的时候,车停在了韶关自家的问口。韩琬秀从车上跳了下来,然后接住母亲。李亮也从前面走到后面来了,把孩子一个个的从李忠手上接了下来。也接下了行李。
梅香看着鲁寒芯问:“芯儿,还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