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百年复兴 > 第十七章:责任和追求

第十七章:责任和追求

韩炳麟眼中也有泪花。他说:“我们开始回来那几年,三五个月还能收到你外婆和舅舅们的来信,后来就收不到了,寄去的信也被退了回来。也不知道北京那边你外婆家发生了怎么样的变故。就像我们从北京回来,以为给有一个安稳的居所。谁知道,还没落坐,你大伯二伯就提出分家的事。这些年来也没给家里来半个字问一声你爷爷奶奶。所以你爷爷和奶奶病重去逝的时候,我也就懒得告诉他们了。秀儿,以后这个家你给爹看好了。”

“不是还有京浩和英浩吗?”

韩炳麟看着隔了一层帘子的车外说:“他俩靠的住?救国救民可能会成为他们一生的追求。让国家富强,强大。他们认为那是他们的责任和追求。”

“爹,英浩说的话您听见了?”

“嗯。爹不是一个对国家和民族没有责任感的人,他们都还小。我是想让他们能在爹娘面前多待些日子。一走上救国救民的路,就没有。唉。”韩炳麟后面的话没说了,他知道,现在这个国家,哪一个人要走上救国救民的这条路,都是十分的艰难没有回头路的一条路。必须把它给走通了。才会是一条阳光大道。他对女儿说:“现在我们这个国家,要救,都不知道从那里下手好。唉。”韩炳麟又叹了一口气说,“那时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时,你意风叔,就为国捐躯了。秀儿,你还记得吗?”

“我记得。”韩琬秀擦着泪水,她不可能不记得,那时她三岁多了,那一年她有了弟弟没了生母。意风叔没有回来,婶子一样的生了个弟弟,后来成了她的娘。她与父亲坐近了些,她的头靠着父亲,“爹,我知道。以后不管两个弟弟在外面发生什么事,我都让他们有一个安稳的家。”这也是韩琬秀对父亲一生的承诺。

“嗯。”韩炳麟拍着女儿的头,轻轻的拥着她说,“还是爹的秀儿乖。”

韩琬秀觉得自己还是不懂父亲了。本来去英国上学,院长嬷嬷对她说了后。她并没有答应去,说是要问爹娘。其实她不想离开父母。她也不想对父亲说这件事。

回头对院长嬷嬷说,父母不同意她一个女孩子出远门,就行了。院长嬷嬷是不会与父亲谈的。

就像几年前,院长嬷嬷对她说让她去广州上学,她不想离开家,就没有对父亲说。过几天她就骗院长嬷嬷说:“我爹来韶关了。我对他说我想去广州上学的事,我爹不同意我一个女孩子去那么远的地方读书,娘和奶娘也不放心我一个女孩子去广州上学。”

院长嬷嬷说:“既然这样,那就到学校教孩子们吧。”她就留在了学校教书,院长嬷嬷也没有与父亲谈她读书的事。

可是,昨晚听到弟弟们说要去北京上学。被父亲驳回了。他们还不懂事的与父亲理论起国家大事的道理来,让父亲怒气的说以后都不让他们出来了。以这些年对父亲的了解,她知道父亲不会一辈禁锢的两个弟弟。

可是,过几天过生日二浩才满十九岁,如果在山区待上个三五年,也许就废了或者误了他们的理想与抱负。也许也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来。

那样也许就误了两个弟弟一辈子。想到这些,韩琬秀才说出院长嬷嬷叫她去英国读书的事。有院长嬷嬷做担保,她知道父亲是会让她去的。这样二浩就会跟着一起去。两个弟弟对父亲说出了让父亲放心的条件。父亲应允了,弟弟们很是开心。她也开心。

天黑的有些时候了,父子四人到了狮子头镇,还是去了那家老店住,与前面走的两个伙计遇上了。他们赶重车走的慢,放好车,刚坐下来准备吃饭。老爷和大小姐少爷他们就到了。

韩炳麟让店家给他们安排一下房间,再炒几个菜与两个伙计一起吃饭。俩伙计觉得不好:“还是老爷与大小姐和少爷们吃吧。我们一起不合适。”

“出门在外少讲究点。”韩炳麟说,“一起了。”

韩炳麟与伙计们跑货都是一同吃住的,一来是节约开资,二来,他觉得没有必要那样做。所以在他家做的伙计与帮工,长工他们都说韩老爷与两位奶奶还有大小姐与两位少爷没有架子。但是,又让人尊重。

又一个傍晚,他们到了家。看到孩子们都一起回来了,两位母亲脸上立马的开了花。后来知道他们在家住不了几天就要去英国上学去。还一去就要好几年。两位母亲很是舍不得。可是,为了孩子的前程,就什么也不说了。珍惜他们在家的每一天。

八月十四号是二浩的阳历生日,农历刚好是明天。去年过十八岁生日就是农历的日子。中国人生日都过农历。民国成立后,才有了洋历,国人就叫阳历。政府还要废除除夕与一些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老百姓才不管你那些,你们政府要过洋节,你们过好了。但是,我们祖宗传下来的节日,你政府爱过不过,我们老百姓还是一样的清明、端午、中秋一个都不少的过。农事耕种收割,还是按照老黄历二十四节气来。

因为,孩子们明天就要去韶关,早点去韶送,问问院长嬷嬷,看看还要准备些什么东西。今年这生日就提前一天过。孩子一般是不过生日的,十二岁过一次,去年十八岁生日在家是隆重的过了一次。今天炒一桌子菜,也是为孩子们送行。梅香与陈玉英就不停的流泪了。二浩今天也很老实,乖乖的也不说什么调皮话。去年的生日是说了不少。

第二天八月十五号吃早饭后,父子四人离开家去韶关。

两位母亲一直把他们送到镇子出口,直到看不到马车了,她们才转身。边走边擦着泪。

陈玉英说:“这孩子们刚走,我心里就空落落的了。”

“可不。”梅香说,“以前在韶关和广州,我们想他们,炳麟就会去看他们。放暑假他们都有回来。可是,现在去那么远的地方。看不到,也就剩下想了。也不知道,等他们回来时我们会成个什么样了。京浩和英浩刚满十九岁呢.”

“真快呀,都十九了。如果我那儿子还在的话,也有秀儿大了。唉,不说了。”陈玉英擦了一下眼泪,“我们在家好好做买卖,种地,让孩子们在外国读书不缺花的。”

“嗯,大嫂讲的是。”两个女人相互安慰着回到铺子与伙计们一起开铺子门。

韩炳麟父子四人十六号下午二点到的韶关。刚进家门,教堂就有人过来了:“院长嬷嬷看你们到了没有。院长嬷嬷明天上午的火车去广州。院长嬷嬷还有些神职上的事要处理。船是二十二号中午的。给。”来人就把三姐弟的船票和护照一起给了韩琬秀:“火车票没给买,院长嬷嬷说。你们可以二十一号上午去广州,如果与她明天一起去广州,你们要等两三天。”

“谢谢院长嬷嬷。”韩琬秀很是感激院长嬷嬷的安排。

来人说:“是二等舱的票,刚好你们三姐弟与院长嬷嬷不用分开住。所以费用高一些。两个多月的航程,吃住都在上面。费用也全在票价里了。不过,邮轮上也有小卖部的,如果你们想要买些东西,就要自己掏钱。好了,就这些。我回去向院长嬷嬷复命去了。”

送来人走了后。韩炳麟也没休息。吃了点东西,就让女儿带他去见院长嬷嬷。他要把孩子们上学与购票的费用给院长嬷嬷。

到了教堂,看到院长嬷嬷一切都收拾妥当。看到韩炳麟父女来了。院长嬷嬷明白他们来的意思,就让一个神职人员拿出一张清单。院长嬷嬷把船费与学费的清单递给韩炳麟。

韩炳麟接过看了一眼,什么也没说。三个孩子这趟留学,是一笔大开资。不过这些年来,韩炳麟对这个数字还是接受得了的。韩炳麟给了院长嬷嬷一些银票,让陪同院长嬷嬷的神职人员到广州那边同号的钱庄给兑了。

院长嬷嬷收下了说:“韩先生,这只是一年的学费和船票费用。孩子们一路上伙食费也都包括了。明年后年的学费就没有包括。不过,如果孩子们学习进步,品学兼优是可拿到学校的奖金的。”

韩炳麟说:“我知道了,谢谢院长嬷嬷。”就要孩子们学习好,不做坏事,有出息。他是不在乎钱的。

别了院长嬷嬷,父女俩回到了家。胡姐已经做好了晚饭。

吃饭的时候。韩英浩说:“爹,姐,我想先去广州,与些同学告个别。这一去要好几年去了。可以不?”

韩炳麟这次没有反对。问韩京浩:“你不去?”

“我不去。在家多陪爹几天。这一去要好些年才能回来。我想多看看韶关城。”韩京浩说的很轻松。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