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格飞防线在这一段给我看的第一眼感觉就不是很好,并不是说他的规模或者设计理念有问题,而是因为在那个时候,或者在接下来的5年里,齐格飞防线始终都没有完工!或者说,二战四大防线其实都没有彻底完工。
但是第一眼看过去,它的规模其实很壮观,实际上如果按照设计理论,齐格飞防线的大小堡垒和工事加在一起要比马奇诺防线还多,但是其中多为中小型的碉堡,数量超过了10000,大型工事在数量上还是略逊一筹。对于我们这些没参加过一战的人来说,这样的情景已经很壮观了。
往往在普通人的眼里,一条防线,其实就是一条长长的战壕,如果想要科学一点的话应该是弯弯曲曲的战壕;在战壕里会有一些稍微靠前的位置,那里应该是机枪手呆着的地方;会在比较高的地方用沙袋垒一圈,然后摆过去一门步兵炮……嗯……应该会至少有三个到四个左右这样的步兵炮炮位;最后呢?在战壕每隔一段距离会出现一个木头垒起来的,用来做指挥部,也可以做机枪堡垒的玩意,上面会盖着一些土,封起来。而在防线后面大约3到5公里的地方是负责提供支援火力的,口径大于等于4英寸的榴弹炮阵地,他们的观察员不能跑的太远……
如果再高大上一点的话,把战壕两边用木头加固一下,而且还要专门留出来一条长长的排水用的渠道,会在步兵炮的炮位旁边挖出来5到6个大约两米深,不到20平方米的坑,而且依然在周围用沙袋围起来,用木头加固内壁,这里是迫击炮的位置。而机枪手们也可以选择不要裸露在前方,那里会用沙袋多垒一圈,留一个专门的射击口出来即可。
如果再人性化一点的话,会往地下多挖两层,用木头支撑起来,然后设置一个通风口,最后摆上几张床。在战壕的大后面还会设置一个又整洁又宽敞的大型食堂,可以24小时提供餐饮,而且还是热的。
对了,最后还要加上必要的防空炮阵地!!
千万不要忘了,在战壕前面需要设置雷区,需要设置铁丝网,需要反坦克锥,需要这个需要那个……
如果有可能的话,在防线后面最好还有一个小镇,小镇最好有数量大于等于1的酒吧以及妓院,最好可以便宜一点。
我相信这是绝大多数人理解的防线,在1939年10月中旬我们刚被调到齐格飞防线之前,我们也是这样认为的。如果,上述的设置就是马奇诺防线的设置,那么以法国政府花费了5年国防预算一半的资金来算起来的话,他们可以造出来大于等于2000条这样的‘马奇诺防线’!!如果按照德国政府的标准,数量大概也差不多。所以说这根本就是浪费钱。而上述的情况只能出现在一种地方,那就是广袤无垠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大草原,那种地方除非个别例外迫不得已,是几乎没办法构筑永久防线的。
真正的大规模防线,其中所动用的资源,有三分之二全都在土壤之下!从表面上是根本就看不出来敌人在哪的!!
如果能看见的话,应该是一个个长满了青苔和藤条的小型鼓包,连射击孔的位置上都蒙着小小的网格布。一个大约不到20平方米的,上面是圆顶,下面是柱体的一层小堡垒,大约可以容纳一个班的士兵在里面作战,其中一挺轻机枪在射界最大的位置,剩下的射击孔都有步兵手负责,法军的班用轻机枪,在这样的小碉堡里面都是可以去掉弹匣,直接用弹链供弹的
碉堡上面的小圆顶,不仅仅是有着混凝土结构,还多了一层厚厚的钢板!这一点是德国碉堡没法做到的,不是工艺问题,而是德国钢铁产量不足。
那么下面呢?
下面嘛……也不太多,一共有大约三到四层的样子,一层是餐厅,一层用来休息,一层是卫生间,一层是弹药库。这只是最基本的理论设置!一个最不起眼的小碉堡,等于是把一整个四层小别墅直接塞到了地下,只漏出来上面的小阁楼!事实上,它所占据的总面积和体积,比四层小别墅还要大得多!!上面一个20平米的小碉堡,下面一层就大于60平米!!高度超过3米!
这样的小碉堡在马奇诺防线,嗯……算上不同功能的,无数个这样的小碉堡就像是连接各个城市的公路和电线杆一样,大多数情况下只不过是起到连接作用而已,一个班一个班往里面住人。还有一种作用就是在把整个碉堡设计成电传动可以旋转的家伙!安装75毫米双联的步兵炮或者4英寸火炮,然而这样一来,下面就需要至少8层才够用,具体数量有多少个……数不过来!
那么剩下的呢?
比方说有那么一座高度在30到40米的山丘,额……或者说是丘陵吧!是非常好的防御位置,那么应该怎么设计防御体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