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诠拿起纸,左看右看,乱七八糟的看不出什么,他说:“嗯,你还有理啦?那你说说看,这画的是什么?”
刘璎心里想,这都看不出来?是不是太笨啦!可怎么也不能说叔叔笨呀?长幼有别,这个年代里更是讲究尊长礼节的。
“三叔,我画的是打桩机,我们不是正在湖里打桩吗?您看看是否可用?”
“打桩机?打桩机是什么?”
一边说着刘诠拿着纸再次端详,看来看去的还是不明白。
刘璎问道:“三叔,现在一天能打多少桩?什么时候能打完?”
刘诠:“我们有三条小船在打桩,一条船一天可以打四到六根桩,三条船合计十几根。总共要打多少桩没有仔细算过,估计要七八百根桩子吧?照这样我估摸着两个月差不多能打完。你这个东西能打桩?怎么用?”
打桩的数量和时间刘诠没有计算,可是刘璎算了,两个月时间不够。如果算上各种干扰的因素,三个月能完成已经算高效率了。劳民伤财不说,于防务也很不利。
刘璎把画的几张图铺在桌子上,对着图解释说:
“三叔您看:在船上架起来一个三根杆子的支架,这支架要一丈多高。支架顶上放一个横着的杠杆,人用绳子拉住杠杆的一端,另一端用钩子吊着这个打桩机。
“这个打桩机是三根两寸粗的木柱子做支架,这三根柱子也是中间这个大木锤的导轨,木锤可以上下移动,但不能脱落。三根柱子的下端固定一个很粗的短木桩。这个短木桩就是我们打桩时加在木桩上面的那个垫子,它用来传递木锤的打击力。三根柱子向垫子下方伸延两尺,其内部是个卡子,打桩之前先把木桩捆绑固定于此。
“用绳子吊着的带有木桩的打桩机移动到打桩的位置上,打桩机的顶部有三根绳子,由站立于水中的三个人拉着,让打桩机直立站稳不倒。
“到这一步就可以打桩了。杠杆吊的钩子与打桩机脱开,然后勾住打桩机内的木锤,船上的人用绳子拉动杠杆,拉起木锤,人放手,木锤落下。就这样把木桩一下一下地打进泥里。
“三叔,我讲明白没有?”
刘璎画了两张图,都是像图画那种立体示意图。一张是打桩机的结构,另一张是打桩机工作示意图。
按现代工程标准来说,应该绘制投影图,作为机械厂总工程师的现代人,刘璎当然会画图,可是古代的人只能看懂像自然景物那种图画,因此刘璎只能这样画。另一个原因是没有绘图工具,圆规、三角尺、丁字尺、比例尺等等一概没有,他想按规矩画也不成,只能用毛笔凑合着,比普通图画不同的是需要标注尺寸。
面对着立体感很强的这两张图,再加上刘璎的解说,刘诠算是大致看明白了。对于看不懂或者有疑问之处他再发问,刘璎再解释。本来这个机械已经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所以不长时间刘诠也就彻底地弄明白了。
现在的刘诠所想到的不是如何制造出打桩机,而是如何认识他的这个侄子,毕竟是才刚刚6岁的幼童,难到他是神童?就算神仙也没这本事吧?难道是得了父亲的真传?
他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刘璎:“大侄子,你是怎么想到的?怎么会有这奇思妙想呢?”
刘璎说道:“三叔,我不是下水到近前看了吗?我看到了壮丁们怎么打桩,也计算了需要多少天。打桩关系到防卫,越早完成越好。再者说,那么多人工也要花费钱财呀!现在咱家可不是太富裕。我知道三叔心里着急,因此才跟着着急想办法。”
是啊,他只能这样说,当然他不能说现代里是如何打桩的。现代人的常识对古代人就是了不得的高科技。
不管怎么说,刘诠对他的侄子可是另眼相看了。
这一套机构很简单,如果从木匠手艺上来说,它比复杂的木工家具容易太多了,比盖房子的木料加工也要简单。刘诠不是木匠,可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他一看也知道,找木匠制造并不难。
刘诠现在还不能确定这个打桩机的性能到底如何,他确实没有十分的信心。但是现在工期长的确是个大问题,他需要尽快完成打桩以实现防务要求。既然打桩机是个希望那就赶紧试试吧。
他心中着急,同时也想验证这个新鲜玩意,因此他说道:“璎儿,我这就去找木匠做,如果不好用,看我回来不跟你算账!”
说着,他拿起那两张图就急急忙忙地出去了,也没跟他大哥二哥打招呼。
今天刘谨也到山下来,都在这边宅子里。刘谨的到来恐怕是与刘璎下水有关,他不放心。老大和**这哥俩都在正房堂屋里,没看到从厢房里走出去的老三。
未完待续。
——第15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