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三国之赵统新传 > 第一八八章 不去拍马屁了

第一八八章 不去拍马屁了

我们这一大砣人,光能打仗的就有五万多,要想没有准备迅速强渡长江那可就难了。我作为后世穿越过来的人,又了解这火烧联营的历史,才不会傻乎乎的没做准备呢。我就令区翔率二万人马沿江北兼程赶奔石碑口,那里黄老将军父子在把守,以前我们在那里建了一座索桥,大军也可以迅速通过,可以在那里接应刘备伯父。我之所以派这么多人去,也是考虑到那里是进入三峡的咽喉要道,吴军肯定会拼力抢夺,万一黄老将军遇险,区翔也可以大力支援。我则率三万熟悉水性的军卒杀奔江边,相机强渡长江,从后面突袭陆逊。按照我事先的秘密安排,夷道北边的夷水,又叫清江,应该在火起之后,从上游顺水而下很多船只,接我们过江。在夷水里藏了些船只,这件事我谁也没有告诉,只有我那徒弟沙摩柯少数几个人知道。我就是怕万一真的还是火烧联营,刘备伯父的水军被毁,我被阻在江北,难以再回西川。我和沙摩柯分兵江北江南两边袭扰吴军时,我就用飞鸽传信给沙摩柯,要他安排此事,若无火起,则不必出动,若火起,则需半日后方才出动,就是为了等那些吴军的船只逆流而上后再出来,省得损失。现在我估计那些船也快到江边了,我这里再拖一会的话,赶不上时间点,被吴军发现出来这船队就惨了。

全军扔下不必要的装备后,不顾大战疲劳,开始往江边约定的地点狂奔。孙尚香死活要跟着我这支队伍走,我也没办法,就随她了,反正她也有自己的战马。一路狂奔,烟尘滚滚,我们训练多日的成果终于体现出来了,几十里的距离绝大多数人半天就赶到了。我和骑兵则早早的赶到江边占领渡口,开始了警戒工作。我到时那些船队已经从夷水出来,藏在江的对岸了。现在这里方圆几十里到处是火光,是战场。从历史中我就知道,当时朱然等人率领的水军日夜兼程,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去抄刘备伯父大军的后路,这江中已无吴军水军主力。可以说仙子啊那些吴军已经急着往西北去捉刘备伯父这条大鱼了,我们这些虾兵蟹将肉不多,不是他们的重点,再说他们也想不到我这么快就突破了徐盛、朱治、凌统等人的围攻,我选的这个地方从整个战场来看反倒成了最安全的地方,不过也是建立在吴军还没发现的基础上。我们打了信号之后,对面芦苇荡里划出无数条船来,沿江面摆开,我们选的这里江面并不算宽,还不到一里地,事先早就勘探好了,在这里能够迅速的架设浮桥。那些船出来后,其中一些设置了床弩的大船在两侧警戒,防止吴军船队突然袭扰那些中等的船,迅速在船与船之间搭上木板,连接好,形成一座浮桥。有些船则推到水中无数竹筏,船员跳上去,用铁链挂在事先弄好的铁钩上,又形成一座浮桥。在造浮桥的时候,我也是很担心,要是吴军水军主力发现了,挥军杀来,不管不顾,大楼船一个劲的冲撞,这浮桥就得断掉。还好,浮桥顺利的架起来了,全军迅速跑步通过,虽然中间也有落水的,可也因为有一身水性,没有什么危险,爬上来就是。刚刚渡河过去二千人,就有斥候来报说西北方向来了一支吴军,看样子是得到我们在渡江的消息,意图阻截我们过江。既然吴军已经发现我们过河的企图,肯定水军也会赶来管我的浮桥。我们哪能如他愿,邓茂常在河边指挥,传令全军再次加快过河速度,务必抢在吴军水军到来之前全部过河,我则亲自带队上岸冲杀来捣乱的吴军。一时间渡河场面更是紧张了,大家已经跑了不少路了,早已累的气喘吁吁,现在到了这生死关头,更是泼出命来跑路。我已经向全军传达口号:

“狭路相逢勇者胜。”

那船上又丢下十多根绳索,连了起来,让一些水性好的军卒直接扶着绳索泅渡。无数军卒喊着口号继续加快过河的速度,咬着牙冲上岸来。我收集了三千多人后,排成方阵,正面迎上了那冲来的吴军。双方都是疲兵,都打了一夜,又跑了半天路了,这时比拼的就是意志。我带头冲锋,和那些吴军拼杀在一起。我也是有点累啊,但也不能让人家吴军给赶下河去喂鱼吧,只能拼命厮杀。随着冲上岸来的军卒越来越多,那些吴军有点抵挡不住了,开始往后退。终于最后是大溃败,丢盔卸甲撒腿跑了。我们也不去追他们,自己也累坏了。远处已经出现吴军楼船的身影,那些还在浮桥上的军卒更是赶紧过河,毕竟江对岸还有二三千人。那些在警戒的船只义无反顾的迎着吴军的水军而去,我们的眼里都潮湿了,那几乎是去送死啊,我们这些船大多数本身就不是战船,就是收集了夷水中的民船凑起来的,只有少数如警戒的那几艘船是战船,若他们不去阻击吴军战船,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还手之力了,几乎只能任人宰割。

远处,两方的战船已经在交战,我痛苦的闭上了自己的眼睛,不忍心看着自己的袍泽就这么消失。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必须要有人来牺牲。靠着这些人给我们争取的一点时间,江那边的军卒都过来了,吴军的楼船已经杀到了我们的浮桥边,我们眼含着热泪一步一回头离开了岸边,那些船工也跟着我们弃船上岸走了。

邓茂常等人也建议现在军卒太累了,再这样赶过去很难发挥出战斗力。实在没办法,虽然我忧心似焚,虽然我知道,按照历史,刘备伯父、张苞哥哥、关兴哥哥虽然很狼狈,但命还是保的住的,可我那宝贝徒弟沙摩柯可就危险了,应该是葬送的周泰手中,不知道我埋下的那支伏兵能不能救了他的命?我来到这世上,虽然已经改变了不少历史,可关羽二爷等人还是顽强的按照历史的轨迹去世了,汉献帝虽然也到了成都,可刘备伯父还是称帝了,无论怎么劝,还是发生了东征,发生了陆逊的火烧联营,在历史面前,自己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微不足道。我随便吃了点胡驹递过来的东西,靠着正在吃草的小白考虑该往哪个方向进军。现在刘备伯父的大军,陆逊的江南北两岸的守军,孙权派来的援军都已经云集这一边了,冲天的大火隔绝了道路,隔绝了刘备伯父联营之间相互支援的可能。陆逊靠着水军,以其最强,破了刘备伯父最弱的水军,抢占水道,随时可以来个大迂回,随处都可以上岸攻击刘备伯父的后路。现在这夷道西北几乎每个扎营的地方都着了大火,中间能够通过的路现在也是温度逼人,听听那喊杀声正在西北,估计是陆逊正在围攻刘备伯父。按历史上,刘备伯父虽然狼狈,但其运气极好,还有张苞、关兴的保驾,正常的话,我父亲还会接应他,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危险。反倒是被陆逊拦腰斩断后,被阻在东边的先锋冯习、张南,本来是围困夷道吴军大寨的,是没被火烧的一支完整的力量,在见到后方火起后,急于撤退去救刘备伯父,军心一乱,被吴军两面夹攻,而将奋力死战不能得脱,战死在了乱军中,很是可惜。再就是我那宝贝徒弟,要是乱窜的话,被吴军围住,那也是危险得很。我现在若是领军去救刘备伯父,我感觉纯粹就是拍马屁,他又能跑得了,除了讨得刘备伯父欢心,落个救驾之功,但于事无大补,也救不少多少人,难以改变将来西蜀因为这次东征造成的国力衰退。另外我也派了区翔前去接应他了,又不是不救他。唉,管刘备伯父想什么呢,此次大败,反正他也没有多少活头了,我还是为我四弟刘禅多想想的好,多为西蜀保留点元气。想到此,我决定不往西北走,而是南下接应冯习张南,顺便寻找我那徒弟。

我把我的要去救冯习张南的想法告诉了召集过来的邓茂常等人,五溪飞军的那些将领才不管救不救刘备伯父呢,他们也是担心他们的蛮王沙摩柯,一听要寻找蛮王,自然无有不同意。邓茂常沉吟了一会说:

“主公,若是如此的话,恐怕万岁从此会记恨于你,认为你到处收买人心,怕是野心不小啊。”

我点点头,表示同意邓茂常的观点。

“邓将军,我也有这个担心。但我们做事不是为了一个人,而是为了整个西川,为了大汉将来的前程。为了西川更多保留一点元气,这个骂名我就背上吧。最起码我诸葛师傅会明白我为什么这么做,万岁终有一天也会明白的。”

邓茂常脸带忧色,说道:

“但愿吧。既然主公决定先救冯张二位先锋,那我们就尽快行动吧。”

那些过来的军卒也歇了一会,体力也恢复了一点。我手底下那些亲卫为了让军卒好好休息,主动担当了斥候工作,打探周围的消息。这时也传回来消息,说在我们休息的南边二十里地处,正有一场混战,具体不知是谁,但里面被围的肯定是我军。我一听,立刻下令全军集合,我先带三千骑军直扑过去,邓茂常带大队人马随后接应,管他是谁,救一个算一个。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