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三国之赵统新传 > 第一七五章 陆逊领兵来援,冯习水军屡败

第一七五章 陆逊领兵来援,冯习水军屡败

一听孙权的援兵就要来了,我就知道这是孙权最后的杀手锏大将陆逊要来了。这陆逊是我在交州时聊过天的陆绩的族侄。当时陆绩就对他这个族侄的才华极其推崇,认为陆逊才华不亚于以前东吴的大都督周瑜,而且他还是孙策的女婿。可惜啊,本来陆绩还算能说上话,可惜他身体一直不好,前两年已经去世了。说起来,这陆逊所在的陆家世为为江东大族。其祖父陆纤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任九江(今安徽寿春东)都尉。陆逊十岁丧父,随其从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在其任所读书。后因袁术与陆康不和,唆使孙策攻陷庐江,一个多月后,陆康病死。在此之前陆康已将陆逊与亲属送往江东。陆康子陆绩尚幼,所以年仅十二岁的陆逊便承担起支撑门户的责任。青年陆逊是温文尔雅的一介书生。当时,陆绩及其外甥顾邵以博览书传齐名,陆逊、张敦、卜静次之,风声流闻,远近知名。后来孙策死后,孙权继领其众,为将军,“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陆逊年仅二十一岁,应召入孙权幕府,成为孙权统治集团的幕僚。历仕东、西曹为令史;不久出任海昌(今湘江海宁西南)屯田都尉,兼海昌县令。而东汉末年,许多农民因逃避赋役而投靠豪强大族,沦落为依附民;豪强大族为了反抗政府征发、保卫和扩大既得利益,把依附民组成武装队伍。这类豪强武装依山阻险,被官府称作“山贼”、“山寇”。他们经常扰乱地方,有的豪强集团还与曹操遥相呼应,对抗孙吴政权,成了孙吴政权的隐患。当时吴郡、会稽、丹阳(今安徽当涂东北)一带也有很多逃户。针对这种情况,陆逊采用查户整顿的方法,将其中的精壮招募为部曲,其他则用于屯田。时会稽有山贼大帅潘临,造反多年,官府无法平定。陆逊便招兵进讨,终将其平定。时陆逊手下已有2000余人。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鄱阳的贼帅尤突作乱,影响甚大,陆逊率军配合奋武将军贺齐将其讨平,斩首数千。陆逊因功被拜定威将军,屯兵利浦。

陆逊在赤壁之战中也露过脸,不过那时还是跑龙套的角色,孙权“差陆逊为先锋”,“教陆逊举火为号”。他真正作为指挥官的登场亮相是 “甘宁百骑劫魏营,左慈掷杯戏曹操”时的濡须一战,当时吴军失利,孙权在周泰救护下杀出重围,“到江边,吕蒙引一枝水军前来接应下船。”“曹操见孙权走脱了,自策马驱兵,赶到江边对射。吕蒙箭尽,正慌间,忽对江一宗船到,为首一员大将,乃是孙策女婿陆逊,自引大兵到。一阵射退曹兵,乘势登岸追杀曹兵,复夺战马数千匹。曹兵伤者,不计其数,大败而回。”这里,陆逊一出场便英气逼人,东吴军也因他的到来而反败为胜。到了后来,吕蒙装病又推荐三十六岁的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他做大都督,两人合伙取下了关羽二爷把手的荆州。可以说陆逊是东吴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第一文武双全儒将,历史上也正是他打败了刘备伯父啊。

果真,很快探马来报,领兵来援的正是陆逊,他带着徐盛、丁奉等人率水军四万,步骑六万来援。刘备伯父一听是陆逊,根本就不在意,旁边的马良就劝道:

“陛下,这陆逊可是当年吕蒙亲自推荐给吴主孙权的,关军侯兵败荆州就是他和吕蒙一起出谋划策实施的,陛下可要重视他啊。”

刘备伯父鼻子一哼,回答道:

“朕知道了,毛头小子而已。”

我听了这话,心里就在想啊,唉刘备伯父真是老了。当年他和关羽二爷、张飞三爷一起起兵剿灭黄巾军时,意气风发。虎牢关下关羽二爷温酒斩华雄,他们三英战吕布,出尽风头时,他才多大啊。人家陆逊生于183年,现在都快四十岁了,他竟然还说人家是毛头小子,倚老卖老,不是好现象啊。刘备伯父见东吴援军马上就要来到,也不愿陷入两面作战,就加紧和李严东西夹攻,夺占东吴在夷陵以西的各处关隘。也不知怎的,那陆逊一到前线,那些各个隘口的吴军竟然很整齐的放弃抵抗,趁夜都溜了。刘备伯父和李严正想全力一击拿下这些隘口呢,可突然没了对手,这让李严和刘备伯父好不郁闷。可这样也好,没受什么损失就打通了秭归至夷陵前线的道路,虽然山路不好走,但运送辎重起码是没什么问题了。

刘备伯父亲自指挥大军围困夷陵,在夷陵周围扎下十几座大营,可惜,虽然夷陵这地方山已经比秭归那边矮了太多了,但适合扎营的地方也并不多,没法扎出规规矩矩的营盘进行防卫,不过要是仅仅围困夷陵那现在扎下的这些营盘就足够了。我本身对夷陵不太熟,还好,这里有马良这个荆州土著人,对这里地形还比较熟。他就告诉我,这夷陵的名字也还是很有含义的。马良说“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意思是说山到了这里就变成了小的丘陵了,而水到了这里就化险为夷了。而且此地也是巴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古属“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代是楚国的西塞重地。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史册。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郡县天下,改夷陵置巫县。西汉复置夷陵县。夷陵再往东就是猇亭,这个关口再拿下的话,东吴在江北往东就无险可守了。

刘备伯父的主营就在夷陵西南的一片相对平坦的山坡上,站在山顶往西北可以望见夷陵的城头,往东北则是重重的山陵,翻过几个山头就是猇亭,也是东吴大军聚集的地方。往南就是长江,过了江还有张南他们的营盘。我们现在总共约十五万人,水军三万,江北八万,江南四万,但真正在一线与吴军接战的我估计了一下最多六七万人,主要是辎重兵和守备兵占的多啊,这三峡一带的路也太不好走了,那些辎重兵运送100斤粮食在来回路上得吃70斤。也就是亏了诸葛师傅在后方筹措军资,我父亲这任劳任怨一丝不苟的人才能指挥着把粮食运过来,

这夷陵城虽然不大,但却是全由三峡一带的石头垒成,毕竟这三峡别的缺,就是不缺石头。当年这夷陵还是陆逊亲自率兵取下的,他来了之后立刻把城头加高加宽,其坚固程度比这里属于刘备伯父时强多了。我们打通秭归到夷陵的道路后,大军不是没有发动过进攻,可是这城下没有多少平坦的地面,根本形不成我们的兵力优势,打了几次都是损兵折将,连先锋官吴班也是中箭而回,害得我带着那些军中的医官救人也累得半死了。后来,刘备伯父也不打了,就是围困夷陵,指挥大军绕过夷陵直逼虢亭。

除了夷陵拿不下来, 不幸的事还有水军。陆逊指挥的吴军陆地上坚决不和刘备伯父的大军交战,可水军却没有闲着,时不时的叨扰冯习为都督的水军。要知道,论骑兵曹魏第一,东吴最弱;论步兵,刘备伯父最强,东吴最弱;要论水军,东吴最强,曹魏最弱。刘备伯父的水军是在西川的嘉陵江训练出来的,就是那些带兵的将领,比之当年曹操误杀的蔡瑁和张允也差很多。本来,水军将领关羽二爷和周仓还能说得过去,也训练了一部分荆州水军,可他俩都死了,那些荆州水军也被东吴打散了。现在的水军是重新招募的,由原先在荆州成长起来的将领,还算懂一些水上作战本领的冯习统率。可惜啊,冯习的水军终归不是徐盛等人的对手,本来船就少,被徐盛带人横冲直撞,损失了不少大船和兵马。刘备伯父气的没有办法,要是杀了冯习,又没有什么人来代替他,只好命令冯习后退。还是我给刘备伯父出了个主意,冯习他们装备了不少济世堂制造的快船,要是跑起来,东吴的船根本追不上。这样我就在江岸上架了些投石机,让冯习他们引徐盛他们过来,进入投石机的射程范围后,万石齐发,很是害了徐盛几次。从那之后,徐盛一见是这种快船出来,根本就不追了,只是立下水寨紧守江口。冯习看徐盛不再和他交战,很是得意,后来就向刘备伯父请令攻打徐盛水军,刘备伯父自然照准。可没想到,冯习水军大军一动,徐盛在江面上游弋的小船就开始逗着冯习的快船追,冯习一看有便宜可沾哪能不追。刚追了没多远,眼看就要追上徐盛他们的小船了,突然就觉着大船咯噔一下,走不动了。就在这时,那些小船又反身朝冯习他们动不了的大船上抛射火箭,把冯习冲在前面的大船烧了不少,冯习船上的军士急忙往水里跳,可那些吴军也纷纷跳进水里追杀这些军士,在水中,冯习手下的人哪是吴军的对手啊,一下子又折损了不少,就这样冯习又是大败而归。等冯习回了大营,向刘备伯父交令时,羞愧的无地自容。刘备伯父就详细问了冯习与徐盛交战的经过,冯习一五一十的说了突然大船动不了的情况,刘备伯父沉吟良久,就问我们大家:

“众位爱卿,有谁知道这徐盛在水下捣了什么鬼?”

马良和李严等人纷纷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一致同意刘备伯父的看法,认为徐盛肯定是在水下放了什么东西,但具体是什么,必须得打探清楚才行。最后,刘备伯父就问: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