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三国之赵统新传 > 第一六三章 刘备伯父怎么还是当皇帝了?

第一六三章 刘备伯父怎么还是当皇帝了?

我们一行人好几百,几乎全是些精壮的汉子,目标挺大的,万一被曹操大军给合围了,我们还真不好突出重围了。许昌之战是因为城里街道狭窄,那些曹军发挥不了人数的优势,我们才侥幸脱逃,要是在外面被他们围了,我和张苞几个人还好说,恐怕刘协和区翔带出来的那些兄弟就不好办了,怕得都折损在这里。于是我就决定分开走,我、关兴、张苞、胡驹、句突等十多个人带着刘协和曹皇后走。为了防止被人注意到我们这里面有女眷,曹皇后也不穿女装了,换了一套男子的服饰,也给她配上刀枪,反正他是曹操的闺女,家门武风很盛,舞刀弄枪没什么问题。当然我们其他人也化了化妆,不是太注意的话根本就认不出我们来。另外那些徐庶师伯的朋友各自行走江湖多年,自然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这一次大闹许昌,他们本来是看徐庶师伯的面子,又愤于曹丕谋夺皇位才加入我们这帮大闹许昌的队伍,不过通过大闹许昌这件事他们也是很服我的肚中谋划与武勇了,纷纷表示愿意以后听我号令。我对这些人肯定是不能带回去,就分别了解了他们的特长,建议他们分成各大门派,不管是武艺也好,手工艺也好,大力发展自己的弟子,传扬各自擅长的东西,同时也加强交流。只要他们不祸害老百姓,进行为百姓做事,维护百姓利益,我保证以后会给他们各方面的帮助,特别是医学与财力方面。那些人也听从了我的建议,最后商定他们各门派统归一个大门派,就叫百艺门,并想让我当百艺门总门主,我很干脆,推辞了,好像他们见我事情很多,也没再坚持我一定当这个门主。不过后来句突告诉我,他们这些人还是把总门主之位留给了我,我是不当总门主的总门主。他们商定好后,就带着我送的银钱和信物四散而走了。区翔选来的那些山贼本来就是老百姓打扮,听从区翔的安排,分成十个人左右的小组很快四散而行,不过他们离得我们这一队并不远,最大距离相隔就是三十多里地,区翔负责管理他们。我们这一队和这些山贼之间也制定了联络暗号,注意相互联系,互相支援。

分开后,我们几个就开始赶紧走,真要是让曹丕大军发现就不好了。当然我们这一队也不敢走大路,毕竟刘协太重要了,出点事就是大的,很不好啊。我们基本上是昼伏夜行,天虽然冷点,但不容易被人发觉啊。白天我们就派人出去买点给养,找个僻静的地方,扎下营帐,赶紧休息,区翔他们也远远给我们警戒,凡是有路过的生人一律扣下,不准接近我们这一队,尽量少打扰刘协夫妻俩。因为路难走,还要躲着走,所以我们行路的速度并不快,一路上偶尔也有个小冲突,曹军的哨探被那些警惕的山贼灭了不少。为了不让人从死掉的曹军哨探的位置发现我们的行踪,我们又反复绕圈子,迷惑那些可能的追踪者。为了安全,我是宁肯多走路也不愿冒险,路上我怕刘协闷,我还和刘协聊了曹操的很多事。刘协也说当初他还是很感激曹操把他从战乱中救出来的。特别是当年李傕与郭汜火拼时,刘协曾一度脱离险境,然而李郭二人合兵一处后继续追拿汉献帝,当时就有人献计推荐曹操,说他平剿青州黄巾军有功,可以救驾,然而信使未出时联军已杀到,眼看走投无路之际,夏侯敦奉曹操之命率军“保驾”成功,后将李郭联军击溃,刘协就给曹操加封官爵。当时他还说了一句“说曹操,曹操到”,表示被救了的感激之情。我心里猛然一动,我的前一世老说的“说曹操,曹操到”竟然是这个来历啊。刘协还说曹操一开始还是对他比较尊重,不太敢惹他。后来军政大权已经落到了曹操的手中,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曹操开始广泛地培植自己的私人势力,甚至连皇宫的一些守卫人员都成了他的亲信。赵彦是汉献帝刘协手下的谋士,经常为汉献帝出谋划策,曹操非常恨他,于是便设计害死了赵彦,甚至连和赵彦亲近一些人也被他杀害了,后来曹操因事去求见汉献帝,汉献帝刘协就生气地说:

“先生如能辅助我,这就非常好。不然的话,希望你开恩把我丢开,不要管我。”

曹操听后大惊失色,叩头请求让他出去,汉献帝就命令勇士用刀挟着他出去,他还以为汉献帝要杀他。当他从兵刃下走出来后,已经吓得身上“汗流浃背”。此后好长时间他都不敢再来上朝。再后来曹操也不一个人进宫见汉献帝了,并且开始大力限制汉献帝的权力了。这件事我倒听说过,在《汉书之杨敞传》和《后汉书之伏皇后传》都有记载。这件事也是“汗流浃背”这个成语的来历,人们一开始用“汗流浃背”来形容极度惶恐或异常惭愧。但到了我前世活着的时候一般用来形容出汗很多,而没有极度惶恐或异常惭愧的意思了。

我们慢慢进了伏牛山区,我才安心起来,这里山高林密,虽然也有可能中埋伏,可也容易躲了。这山区已经是区翔的势力范围了,虽然还不敢和曹魏正规军对抗,但是只要不是曹魏的大规模进剿,这里曹魏的势力还不如他们山贼势力。不过,这次我在许昌玩火玩大了,又加上汉献帝刘协失踪了,曹丕很是震怒,下令一定要找出刘协和我们一伙来,生要见人,死要见尸,那些曹魏的各级官府很是重视,也确实加强了盘查,因为知道我们装备精良,不好对付,所以一有风吹草动就招呼大军搜剿,我们在转移的过程中确实有几次差一点落入重围,区翔传来消息说,外围的山贼已经死了二三队了,那些山贼还都很硬气,硬是没有暴露我们的行踪,这一点也可以从曹魏的大军始终没有真正逮住我们的踪迹看出来。刘协一听那些山贼如此忠义,很是感慨,叹息怎么以前那些大臣就不这样呢。我就告诉他草莽中亦有豪杰,只要为下属有真心,让下属觉的和你有前途,这样才能真正赢得下属的拥护与支持。

这大冬天的,老天很不给面子,还下了几场雪,弄的路很难走,还差点暴露我们的行踪,要不知胡驹他们把脚印抹的干净,恐怕还真被曹军给发现了。这一路啊,走走停停,又加上兜圈子摆脱曹军,可真是费了时间了。刘协虽然还不到四十岁,可前些年整日被曹操困在宫中,无所事事,每日只能耽于酒色,以打发时光,可这样身体可就不行了。我们这一路又是颠沛流离,昼扶夜出,提心吊胆,他的身体可就有点不太行了,我们刚到武当山时,他因为一直习惯北方的干冷,现在靠近长江后,那个冷是湿冷,透到骨头里的湿冷,他的身体一下子就不行了,躺倒走不了了。见他这样,我们只能在此停下,毕竟这里已经远离曹魏统治中心,是区翔控制的核心区了,还算比较安全。就这样,我们就在区翔的山寨里住了下来,我给刘协先调理调理身子,否则他估计也坚持不到成都。

这一住下,可就走不了了,刘协别看外表光鲜,一检查,才发现内里实在是不行了,身体的底子被淘虚了,必须真正的将养几个月。我派了个区翔的心腹手下悄悄潜回成都给刘备伯父和诸葛师父送个口信,说我们兄弟几个保着刘协正躲在山里将养身体,等刘协身体好了我们就会尽快赶回成都,当然,我可是叮嘱那个兄弟千万不要暴露我们是在区翔的山寨老窝里,否则,刘备伯父可饶不了我,那兄弟事成之后就不用再回来,留在成都济世堂就行了。在区翔这里躲着还不错,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很利于刘协将养身体。在这里我又过了一个年,我还让区翔把关平和刘封请了过来一起过年。大家聚在一块感慨很多,以前关平和刘封关系也不太好,主要是受关羽二爷的影响,但他还是因为和刘封都是螟蛉义子,境遇相仿,骨子里还是有一种天然亲近的感觉,所以上次我说要注意上庸的情况时,他一听说是刘封带兵来攻曹军,就这着一帮襄樊战役打散后又收拢起来的跟随关羽二爷多年的军卒悄悄运动到了上庸附近,在刘封被曹军击败时突然杀出救走了刘封。本来刘封还想回成都领罪,可关平也告诉了刘封关羽二爷当年留下的话,他并不怪刘封当时未救他们。刘封要是回成都,必死无疑,还不如和他留在这里给曹魏弄点麻烦,尽人力,听天命。刘封想了半天也是,干吗回去送死,于是就也留在了这里,不过他俩可没有用他们的真名,对外就是无名氏,谁问也不说。这次来,刘封也对我致谢,感谢我未卜先知,请关平救了他,他还说以前是他脾气不好,慢待了我。我自然是摆摆手,表示都过去的事了,还提他干什么,现在就是过年,多说点吉利的事。

江北三月,燕飞草长,我一转眼又是出来一年多了,刘协的身体也恢复的很好了,这一段他还跟着我学了不少医术,没看出来,他在这方面还是很有悟性的,确实是个聪明人,基本的东西都学了个杂七杂八,差的就是临床实践了。我和张苞等人告别了关平、刘封、区翔等人又开始往回西川赶,这一路我们不再隐藏我们的行踪了,翻山越岭,一进东川,我就命胡驹打出了济世堂的旗号,到当地济世堂补充给养。刘协也一路走,一路看刘备伯父治下的百姓生活。我也告诉他,这西川很多政务其实都是诸葛师父打理的,本来刘璋治理西川时,已经给西川打下了不错的底子,现在刘备伯父和诸葛师父君臣一心,把个西川弄的更是上了一个台阶。刘协一路走一边感叹命运简直是在捉弄他啊,因为我们不急,逢店便住,遇城就歇。赶到张飞三爷的梓潼时,已经是四月下旬了,我们在张飞三爷家落了落脚,把那个张苞爽的啊,毕竟是会他家了啊。不过张飞三爷不在梓潼,他手下的人说张飞三爷到成都去了,说是刘备伯父和诸葛师父亲自派人请他去的,说是刘备伯父要当皇帝了。估摸着现在刘备伯父应该已经即位十多天了吧。我一听,脑袋嗡的一声,怎么回事?刘备伯父怎么在刘协还活着的时候就当皇帝了啊,我已经派人告诉他我们已经救了刘协啊。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