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三国之赵统新传 > 第一五九章 曹丕处心积虑终称帝

第一五九章 曹丕处心积虑终称帝

我在这山上倒也没闲着,有空时指点一下大和尚支娄迦谶徒弟功夫,和支娄迦谶辩一辩机锋,大和尚和他那些徒弟对我是五体投地,不停地说安世高果然没打诳语。自此,这北方支娄迦谶一派也坚定的开始听我的号令。我现在对他们也没什么要求,只是让他们多给我传点内幕消息就可以了,其余的规规矩矩的传他们的法即可。徐庶师伯,崔州平师叔我也派人联络上了,他们一切还都好。曹丕他们是有点怀疑他俩和我有勾结,可就是没有证据。比如那座挖地道的房子根本就没在徐师伯名下,是多年前一个无名之人的宅子,只是留了人在此看守而已。听崔师叔的话,那许褚爷俩也没有泄露我的身份,他俩还真够讲义气的。我们来来回回的派人打探,这一段山下的消息慢慢的汇总了,原来许昌早已传的沸沸扬扬,那座高台名叫受禅台,是用来给曹丕举办受禅仪式的。现在汉献帝要退位了,皇位要禅让给魏王曹丕了。今年年初曹操去世之后,曹丕逼走曹彰,逼杀曹熊等人,然后在华歆等人的拥戴下坐稳了魏王的位子,将文武官僚,尽皆升赏,还率领大军南巡沛国谯县,大飨先茔。乡中父老,扬尘遮道,奉觞进酒,直如汉高祖衣锦还乡得意之事。曹丕正在高兴时,有人来报大将军夏侯惇病危,曹丕即还邺郡。可还没到邺郡,夏侯敦就已经死了。夏侯敦与曹操关系极好,曹**后就已经痛心的大病一场,后来好不容易病才好了。夏侯敦一向瞧不起曹丕,私下里与曹彰、曹植友善,且以前掌着曹军北方军团兵权,曹丕当上魏王之后,明升暗降,表面升他为大将军,而实际上只是个虚名,让他到许昌任职,北方军团另派人统领。可夏侯敦一直推脱身体不好,并没有到许昌任职,一直留在邺郡。有人传说是曹丕派人暗算了夏侯敦,只是消息无法得到证实。现在夏侯敦死了,曹丕也不回许昌了,而是直奔邺郡收拢兵权,到了那里之后,假惺惺地命人以厚礼殉葬夏侯敦,以示对夏侯敦的褒奖,同时向北方军团卖好。北方军团在曹丕亲临的情况下也没敢异动,就这样曹丕就在邺郡安排人手,重新调配军马,完成了对北方军团的调整,把最后一支不服气他担任魏王的曹家嫡系部队掌握了起来。

那些探子也纷纷说许昌城内前一段都传疯了,说是八月间,石邑县凤凰来仪,临淄城麒麟出现,黄龙现于邺郡。我听了统统嗤之以鼻,世上哪有什么凤凰,麒麟,黄龙,那只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编出来的东西,给他们赋予了奇异的含义而已,这肯定是曹丕手下拍马屁,乱编的,这种事又没法再去考证,随他们说呗。说到底还不是为了曹丕能当皇帝营造一个氛围,号称是天降祥瑞,象征着要改朝换代了。果然后来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就宣称:种种瑞徵,乃魏当代汉之兆,可安排受禅之礼,令汉帝将天下让于魏王。于是华歆、王朗、辛毗、贾诩、刘寔、刘晔、陈矫、陈群、桓阶等一班文武官僚四十余人,直入皇宫内殿面见汉献帝,请汉献帝禅位于魏王曹丕。华歆奏曰:

"伏睹魏王,自登位以来,德布四方,仁及万物,越古超今,虽唐、虞无以过此。群臣会议,言汉祚已终,望陛下效尧、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禅与魏王,上合天心,下合民意,则陛下安享清闲之福,祖宗幸甚!生灵幸甚!臣等议定,特来奏请。"

汉献帝闻奏大惊,半晌无言,觑百官而哭曰:

"朕想高祖提三尺剑,斩蛇起义,平秦灭楚,创造基业,世统相传,四百年矣。朕虽不才,初无过恶,安忍将祖宗大业,等闲弃了?汝百官再从公计议。"

华歆引李伏、许芝上前奏曰:

"陛下若不信,可问此二人。"

李伏奏曰:"自魏王即位以来,麒麟降生,凤凰来仪,黄龙出现,嘉禾蔚生,甘露下降。此是上天示瑞,魏当代汉之象也。"

许芝又奏曰:"臣等职掌司天,夜观乾象,见炎汉气数已终,陛下帝垦隐匿不明;魏国乾象,极天际地,言之难尽。更兼上应图谶,其谶曰:鬼在边,委相连;当代汉,无可言。言在东,午在西;两日并光上下移。以此论之,陛下可早禅位。鬼在边,委相连,是魏字也;言在东,午在西,乃许字也;两日并光上下移,乃昌字也:此是魏在许昌应受汉禅也。愿陛下察之。"

汉献帝也明白了,就毫不客气的说

"祥瑞图谶,皆虚妄之事;奈何以虚妄之事,而遽欲朕舍祖宗之基业乎?"

王朗又上前奏曰:

"自古以来,有兴必有废,有盛必有衰,岂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乎?汉室相传四百余年,延至陛下,气数已尽,宜早退避,不可迟疑;迟则生变矣。"

汉献帝闻听大哭,,入后殿去了。那些百官撇撇嘴,相互而笑退出了皇宫。

次日,百官又集于大殿,令宦官入请汉献帝。献帝忧惧不敢出。曹皇后就问汉献帝:

"百官请陛下设朝,陛下何故推阻?"

汉献帝泣曰:

"汝兄欲篡位,令百官相逼,朕故不出。"

曹皇后大怒曰:

"吾兄奈何为此乱逆之事耶!"

话音刚落,就见曹洪、曹休带剑而入,请汉献帝上朝。曹皇后大骂见他俩如此,知道外面已经不能善了了,大骂道:

"俱是汝等乱贼,希图富贵,共造逆谋!吾父功盖寰区,威震天下,然且不敢篡窃神器。今吾兄嗣位未几,辄思篡汉,皇天必不祚尔!"

言罢,痛哭入宫。左右侍者皆掩面而泣。曹洪、曹休也不管曹皇后了,只是逼着汉献帝上朝。汉献帝被逼无奈,只得更衣出前殿坐朝。刚做好,华歆就出班奏曰:

"陛下可依臣等昨日之议,免遭大祸。"

汉献帝痛哭曰:

"卿等皆食汉禄久矣;中间多有汉朝功臣子孙,何忍作此不臣之事?"

华歆白眼一翻,根本就不接汉献帝的话茬,依旧说道:

"陛下若不从众议,恐旦夕萧墙祸起。非臣等不忠于陛下也。"

汉献帝也听出了华歆威胁的意思,也豁出去了,直接说道:

"谁敢弑朕耶?"

华歆见撕破脸皮了,就厉声说道:

"天下之人,皆知陛下无人君之福,以致四方大乱!若非魏王在朝,弑陛下者,何止一人?陛下尚不知恩报德,直欲令天下人共伐陛下耶?"

汉献帝大惊,拂袖而起,就欲罢朝回宫。王朗以目视华歆,华歆纵步向前,扯住龙袍,恶狠狠的说道:

"许与不许,早发一言!"

汉献帝哪见过如此臣子,一时不能答话,这时曹洪、曹休拔剑大呼曰:

"符宝郎何在?"

下面的祖弼应声出曰:

"符宝郎在此!"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