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间陆绩又告诉庞统师叔。他夜观天相,察觉天机已变,天下虽然还像以前一起预测的那样,几年后还会三分,但不知怎的,时间不久就会有变化,只是他还看不懂是如何变化的。我在期间也问过陆绩陆逊和他什么关系,陆绩一笑,告诉我,陆逊虽然比他大,现在也三十好几了,但还是他的堂侄,陆逊文韬武略是他们陆家的骄傲,要不是他是嫡系长子,陆家族长之位基本上会让陆逊来当的。我对他那块大石头也很感兴趣,就问他:
“陆叔叔,你为什么船上装块大石头?”
陆绩微微一笑,开玩笑的说:
“贤侄,我穷啊,船上没有什么金银财宝和行李压船,当我的船到铜鼓滩(卵石大滩)时,黔、郁两江汇流水势加急,轻舟渡水难压风浪,船只摇摆不定,无奈之下,才装上这块石头的,我是怕遇上风浪翻船啊”。
原来如此(作者注:历史上陆绩坐船还乡时,因船上没什么东西,只好用一块两米高、一米宽、半米厚的大石压住船米,以减轻风浪的颠簸。这石是陆绩为官清政廉明的 写照。这廉石真到今天还在,它现在应该还竖立在今天苏州中学校园的东南隅。)
不过今天我也对这时的易学和望气之术也深为镇惊,陆绩能看出来,那我那诸葛师父学究天人,岂不是也能窥个一二,看来我的小心了。
陆绩归心似箭,想连夜乘舟归去,庞统师叔苦苦挽留不成,我就送了十斤茶叶和十坛好酒给陆绩,另外还给了陆绩一张有我暗记的信物,回去的路上若有济世堂的分店,若喜欢这些东西,可以出示信物,看一下是否有这东西,若有,该济世堂分店会以极其优惠的价格供应给他个人使用量。
陆绩走了,庞统师叔叮嘱在门口护卫的胡驹,此间谈话,绝不许泄露,若有人知道了刚才席间谈话内容,即使我不砍胡驹的脑袋,他也要让人砍掉,胡驹赶忙点头:
“放心,我家公子自不是凡人,这还用他说。我肯定不会往外说的,公子还要管我饭呢。”
我们在写给刘备伯父的信中也说了零陵和交州的情况,这两块地方已经同意尊奉汉献帝,并且归于刘备伯父治下,和刘备伯父其他各郡州一样缴纳税赋,但是要求和其他各州郡不同的是,这里希望是一种介于盟友和刘备伯父直接治下的州郡一种的自治方式,其地方官员任免主动权和地方军官任免权归于这些地方,其对外战争和外交与西川刘备伯父保持一致,刘备伯父在对外征战时可以调动这里的军队参战,刘备伯父只需负担一部分军费支出即可。刘备伯父很快就派了使者来了,基本同意,但要求各郡和州太守的任命需要得到他的首肯才行,这一条交州方面也通过了,第一任交州太守依然是士燮,底下的官员由士燮提名,一开始还是士家的多,不过也提拔了很多年轻官员。军队由高宇掌控,以张嶷带来的2000五溪飞军和陷阵营老兄弟为核心,军队忠诚度很是可靠。我们考虑到这里江河众多,又南临大海,建立水军势在必行,高宇在我财力的支持下招募了很多船工,我又偷偷奉献了些技术,船总算建起来了,黄盖那些派过来的人有一部分也分散到了新成立的水军之中任头领,钱博也暂时任水军都督,代管交州水军。我画了个南海周围的大略海图,当然包括了前一世的海南岛,印度尼西亚等地,叮嘱钱博可以按这个海图尽可能的去探查一下,占领那些地方。另外,在我的提议下,这交州和零陵联合建立了军官培训学校,地址就选在了我前一世著名的黄埔军校的地方,由我起名,庞统师叔题写校名:
“黄埔铁血军校”。
宗旨就是培养忠诚于大汉,愿为大汉兴盛流血牺牲、愿为老百姓谋福祉的中下层将领,现在交州和零陵的各级将领都会陆续受训,凡是不经过此军校训练的一律不得提拔担任更高职位。我和庞统师叔等人也尽了很大心血,反正我办过济世堂医学培训学校,也开展过大练兵,建这学校轻车熟路,我兼任校长,高宇任常务副校长,掌管该军校日常事务。本着人员不浪费的原则,黄盖也化妆后任水军教育长,不过很少直接露面。士徽在这里见到了这么多新鲜东西,死活吵着也作为第一批学员入了校接受训练。
在交州呆了这么长时间,也接到了成都的来信,历史虽然改变了,但大模样还是那样,刘备伯父还是占据了汉中,因为信比较短,我还不知道舅舅和张鲁的联军是怎么败的。曹操已经自称魏王,汉献帝的权威进一步的变小了。据说是为了对抗曹操,以诸葛师父为首的西川官员也劝进了刘备伯父,现在刘备伯父已经是汉中王了。为了表彰我和庞统师叔把交州收入刘备伯父的治下,庞统师叔又被奖了不少财帛,还提了官,并且在成都给他盖了个院子,已经把他家人都搬过去了,就等庞统师叔回去了。张苞和我都给封了个将军,张苞已经17了,可以正式为官,我虽然还不到16岁出仕年龄,但因为我这次出了不少大力,也破格给录用了。张苞是平夷将军,我是降蛮将军,一个意思,都是杂号将军,都比高宇这交州实际军权掌握者的品秩低多了。不过我和张苞也有点不一样,我可以养300部曲,张苞最多200部曲,这下子再带人出来就可以正大光明的说是自己的部曲了。那天,张苞不在时,高宇当着我和庞统师叔的面,对我俩保证,交州军队他是为我代管,但有事,他高宇一定提兵助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只是要我一定记得不要忘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誓言。庞统师叔看着高宇如此很是高兴,看看就要分别了,就把自己多年的攻伐战策尽可能的传给了高宇,高宇也是大呼深有提高啊。
不过,我们也要必须走了,刘备伯父和诸葛师父的信中说的很清楚,我还有一个职位,就是世子伴读,就是要回成都陪阿斗读书。张苞则不用,直接调他会成都后到张飞三爷身边从军即可了。庞统师叔指着这个世子伴读的职位对我说:
“统儿,你伯父很有意思啊。”
刘备伯父称了汉王,我倒有些事不放心了,就叫过区翔兄弟三人,让他三人带可靠的500兄弟,分散随着济世堂商队尽快北上,要他们到达长坂坡北边靠近麦城的山区一带当山大王,在那里悄悄的招兵买马,不要招摇,让我关羽二爷、东吴、曹军注意到。我会派人送去兵刃铠甲,让他们练好山地作战和逃生的本事,保存实力,到时我会用密信告诉他们干什么。区翔也没问什么,只是保证完成训练,随时听候命令,完不成任务,提头来见,然后就领令挑选人马迅速北上了。
庞统师叔见我如此命令,有点奇怪,问我为什么如此安排,我就一指荆州地图,问庞统师叔:
“师叔,若我关羽二爷提军北上大战曹军,而后东吴突袭身后,何处最险?”
庞统师叔恍然大悟,只是叹息:
“恐怕你关羽二爷你救不了啊。到时就听天命吧。”
收拾妥当,我们此别了士燮、高宇等人,走陆路北上。孙磊、和方蓉都留在了交州,毕竟方蓉已有身孕,行动不便,而且这交州也缺少医生,由孙磊坐镇济世堂,还可以保证这里我这些哥们朋友的身体健康。另外张嶷也被封为了校尉,刘备伯父要张嶷回成都,要面见于他,对他亲自考核,若是真有才能,还可以继续升官。沙摩柯的老爹被封了武夷蛮王,总督武陵、零陵、长沙各蛮夷,沙摩柯自然也成了少蛮王。我们北上,自然都是一起走了。反正刘备伯父又没要求我们必须在哪天到成都,路上非止一日,我边走边给沙摩柯讲解“敌进我退、敌疲我打、敌退我进、敌住我扰”的十六字游击战术,叮嘱沙摩柯尽量不要打死仗,要灵活,无论如何打仗也不能慌,尤其在败退时,也要注意适时反攻,以攻代守。沙摩柯也是一一记下,并表示一定按照我的嘱托练好精兵,打出五溪飞军的名声。唉,我这徒弟我还是不放心啊,就怕他躲不过那一劫,路上胡驹按照我的要求又是一顿好训沙摩柯的500亲兵卫队,设计了种种不利情况折磨他们,让他们知道如何保护沙摩柯。
(古代的易学在三国时代正是承上启下的时代,我茶城的二哥对这很有研究,感谢他提供了资料。各位大大,有感兴趣的,可以到马连道茶城找他喝茶聊天,推八字玩,很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