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狠狠拍砖,今日开始正常更新)
我前一世看过一部大片,叫风语者,里面有些人直接就是用当地的语言呼叫,让当时的小日本的密码破译者无可奈何,郁闷的要死。而这里的女书,主要流传于江永县,所以又名江永女书,方蓉说这女书只传女不传男,敢于传给男子的女子会被人唾骂而死,整个家族也会在当地抬不起头来,所以当地男人也无法了解这些文字的意思,方蓉把那女书给我和庞统师叔看过,这女书文字呈长菱形,字体秀丽娟细,造型奇特,有点斜。
我看看后,就说:
“怎么这些字看上去像个大蚊子啊?”
方蓉扑哧笑了。
“公子,这女书本来就有另一个名字叫也被称为“蚊形字”,怎么会不像大蚊子呢? ”
原来如此,我也是第一次看见这女书,仔细看看,所有字符只有点、竖、斜、弧四种笔画。我在前一世的记忆中记得这女书是采用当地方言土语吟诵或咏唱的,当时还有人考证过女书的起源,有人曾根据当地妇女赛祠的花山庙兴起在清代中期,结合目前发现最早的“女书”实物,推测“女书”起源于明末清初。现在我在这里见了,自然是不可能后世才有了。我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就问方蓉:
“方蓉,这女书你可知是何人所传?”
方蓉脸色很是郑重地说:
“可女书传说乃是舜帝二位妃子传于当地女子的,当初峨黄女英见舜帝去世后,很是痛苦,边哭边写,写了很多思念舜帝的文字,那些思念的文字随着潇水顺流而下,被当地女子拾获后,当地女子不识,就向二位妃子请教,二位妃子就告诉了他们写法和读法,后来这些文字就在这里的女子中流行开来。”
原来如此,庞统师叔听了这个传说,就仔细看那些文字,捉摸了好一会,也很肯定的说:
“这“女书”文字与原始古夷文的基本笔画,造字法类同,我感觉确实是舜帝时代的文字。”
而且这九嶷山就是舜帝的埋灵所在,舜帝死了之后,这里肯定有很多为舜帝守灵的人,他们的后代散落在此处也是很有可能的,那些后代接受了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字也是能说的过去的。
方蓉说现在女书文字有近2000个字符,基本上能准确表达平时所见各种意思。其实世界上还有两种历史上被称为女书的文字,一个就是小日本的假名,另一种就是韩语文字。我在前一世见过小日本和高丽的文字,很明显有汉字的痕迹。小 日本的假名最初只是标写汉字发音的符号,据小日本的考证,它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公元五世纪,而当时,小日本的男子主要使用汉字,假名只是女性使用的文字。所以,假名亦称“女书”、“女文字”。总之日本假名是万叶假名、平假名、片假名三位一体的组合。万叶假名的楷、行二体称“男书”,尔后改称真名。“草”则是万叶假名的草体是男女共同使用文字。小日本著名的作家紫式部创作《源氏物语》的就是用小日本的女书书写而成。而韩国人现在使用的文字,实际上是金世宗不知参考了什么于1443年制定的拼音文字,但只用了50年,就不在官方使用了,仅流传在民间,也被称为女书。,官方还是用汉字。只是日本殖民**半岛后,小日本又给他们造了一种文字逼着他们使用,这样到了抗日战争结束后,**半岛就废止了小日本制定的文字,从他老祖宗的故纸堆里又翻出来使用,号为韩语。今天我在这里看到了这女书,而那两个国家的文字也叫女书,敢说它们和这里的女书没关系?我看,肯定是后来他们这偷盗成性的偷的,我可是记得士徽那里已经有倭奴了,搞不好就是他们那些人或者一帮的人偷的。
现在这文字既然没人识得了,我干脆以后就建立机要营,传递信件时就用这种文字书写而成,中间再加点密码什么的,我就不相信能泄露了秘密,可惜啊,现在传递消息,近了还好说,远了不行啊,时间滞后的太多。看我叹气,,沙摩柯就问我:
“师父,你为何叹气?”
我就说了这传递消息太慢的事,我突然想起后世战争中用的信鸽,就问沙摩柯:
“摩柯,你族人中可有能饲养一种能长途飞行,非常认家的鸟的人?”
沙摩柯一听哈哈大笑。
“师父,你说的是鸽子吧?高手就在这里,你不知道罢了?”
我赶忙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