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wxxs2008 发帖于 优秀小说评论区
评《三国之赵统新传》之无名将
三国演义这部书以魏蜀吴多年征战为主线的小说,当然在本书,战争也就成为各章节的重中之重。那时候,一般都是以冷兵器展开攻防战,以人力进行大对决的古代战争。在《三国演义》这部书中,我们肯定都能记得的几员有勇有谋的上将,或是能记住几员或是勇冠三军的,或是出谋划策的名士。那些个“出场”不多,而且武不能比刘、关、张,文不能比诸葛孔明、周喻之流的恐怕大家记住的可不多了。比如说,杨阜,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在《三国演义》里也听过,但具体做出些什么,却并不清楚。还有杨昂,还有郝昭等人。这些人也都在《三国演义》中留下了名字,但做出的事,具体的性格恐怕在如此众多的人物当中几乎没有了。他们的作用,他们的才华,他们的功绩那就更不用说了,很少有人能注意到这些。就像马超,这位上将军,也算是蜀国的五虎上将之一,也算是为蜀国立下了战功。我们可以记住他,但我们却没有记住那些个在军中默默帮助他,为其打点军务,处理杂乱军的那些小人物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古代的战争,没有什么高科技的通讯设备。军中的很多事情处理起来也没有现代军队中那些计算机之类的快速辅助用具。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用人来完成,来计划,来操作。可以说,一场大战打下来,不仅仅是那些个名将在冲锋陷阵,不仅仅是诸葛亮之流的名士在谋划,很多的无名英雄都在为战争忙碌着,做着自己该做的事。但这些人,却只能成为无名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但在《三国之赵统新传》中,作者却赋予了这些无名将更多的“性格”,更多的“用处”。让大家知道,原来在战争中,还有这么多人在奔忙着,还有这些人在“决定”着战争的胜利。
1、杨昂。一员不太出名的将领。在我的印象中在《三国演义》里只是一个谋士吧。但在这里,特别是赵统初到马超营中,大家喝酒时的那段表现,不得不让人不能忽视这个人。在大家都喝多,喝醉的情形下,他还能“意味深长”的装着醉说上点清醒话,由此可见,此人不是一般人啊。还有,在攻克翼城时,又是他擒住了韦康,可以说是立了一个大功。而这个功可不是他靠运气得来的,而是用脑,谋划出敌人撤退的路线而争取到的。这个人在作者的笔下生了花,扬了名。
2、杨阜。同样的一员不太出名的将领。却在这里,同样有不俗的表现。我们先说这里有一段说的是马超在管城池时的“狼狈”样子。毕竟在当时,马超勇武有名,但论军务管理或是治理城池等事务,他还是略有不足的。再说了,如果这些杂事都要大帅出马的话,这当大帅的恐怕每天就忙这点事了。这就需要锦马超的手下也必须有些人为他做这些杂事,替他分忧的。而这时,杨阜出现了。而且通过这人,马超又得到了梁宽、赵衢。当然,这两人也没有什么名气,不过却是在这里实实在在的发挥了管理人才的作用。还有,通过杨阜,赵统很容易,以极小的伤亡就得到了陈仓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3、阎温。一位本该只露一个小头就死去的人,却在这里被赋予了新的功绩。当他铁骨铮铮,义正严辞的要批驳马超时,却被赵统一席话给驳住了。更被赵统拿话迫住,不得不当了赵统的家将。不过,这家将恐怕赵统在某些事上也需要仰仗他吧。就像在书中说的一样,这“政务高手”的名头一来,阎温立马就提档升级了。不过,他也确实做了很多实事,帮助赵统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才华了。在战后,帮助赵统整顿军务,处理战俘,打点杂事,这些事可是帮了赵统很大的忙。当然,也算是一个有才能的人了。
4、张苞。其实张苞并不算无名将,但在《三国演义》里,他其实是借着他父亲的光了,这员猛将也算是在那部书中留下了不大不小的名气。但在这里,他却成为一条主线,与超统一起成为了《三国之赵统新传》中赵统的得力帮手。可以说,在这里,他又重新被演义了,重新塑造了。最重要的摆脱了一贯的猛将的思路,变得有勇有谋起来。也是,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里,如果仅凭武力根本是没法生存下来的。而在这里,张苞却成为赵统的左右手。不仅仅是在武功上,在治军管理上也是一个人才。
5、柯比能。在《三国演义》里几乎记不住的这个人,却成为了赵统的得力帮手。当时是赵统出手治了他的病。而且在他建设自己的部落时,打造自己的力量时,赵统可是尽心尽力啊。同样的,赵统也得到了回报,得到了他部落的支持,并为自己取得了一匹不错的战马。更重要的是,为马超在西凉发展,奠定了人气啊。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是的,战争是复杂的,人员是众多的,一个人,一支笔肯定不能把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都注重到,都写到。但却在那时,这些无名将们所从事的工作却并不比那些名气大的武装做的事要少。《三国之赵统新传》里有段话:郝昭换回了庞德和郭淮去守城。郭淮配合柯比能继续北进攻击其他鲜卑部落,雅丹、越吉则西进,保证阎温往西贩运之路的安全。赵衢则镇守街亭,姜叙带姜维往南,杨阜和阎柔居中总调度,并负责各郡县日常工作。马钧、阎温也被征调,马钧除了担任我的作坊的技术负责人,还同时担任了整个西凉制作功曹。由此可见,这些无名将们都在默默的支持着赵统,支持着马超。我们可以改编一句话说:军功章的一半,有名将的一半,也有这些无名将的一半。
新的角度,新的演义,新的故事,新的人物(重新涣发生机的无名将),这部书让我可是看的很是过瘾。可以说作者重新权释了三国,重新把三国迷们又勾回到那个战乱的年代,不过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