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华也听说过王冬明的家底,又一再被妹妹撺掇,就心动了。
这绝对是最好的方法了,不但不用出钱,今后还多一个有钱能干可靠的女婿照拂家里了,将来女儿也是妥妥的大学生。
原主的母亲赖彩凤虽然是全家最疼爱女儿的人,却也是有些动心的。
大家都说是好人家,那人确实是全镇最会赚钱的年轻人了,她也就觉得这是好事。
原主的弟弟赵清河被王冬明的好几套玩具收买,一口一个姐夫叫。
原主就像接到了一部特别的“戏剧”,所有专业演员和摄像到位,他们都背熟了剧本台词。
她就算沉默,“剧情”也会往大家希望的利益共赢方向演下去。
大家都不会看到输的只有她一个人,也不会想她的爱情美满,或者说在他们看来他们是为她找了个能依靠的良人。
而原主不敢强烈抗争,九十年代一些家长的习惯观念,可不讲什么“孩子是平等的人”,家长权威极重。
她也是畏惧父母和长辈的,她只是一个贫穷未成年高中生,在家人亲戚的一而再的“良言相劝”下含泪答应了。
然后,在那年暑假,两家摆了两桌酒订了婚。开学前,在王冬明的霸道下,两人还提前圆了房。那是才刚满十七岁的未成年少女,她很痛,哭得很厉害,却也不能反抗成了事实。
年轻美丽的少女的身体,还是一朵高岭之花,让王冬明沉迷不可自拔,忍受他夜夜的折磨,有时白天他都要压倒人做。
这种地狱般的日子在开学时才结束,她终于接过卖/身为代价的钱踏上了去京城上学的路。
京城和乡下是两个世界,原主抛下了噩梦般的回忆,沉浸在了京城大学的历史底蕴和知识海洋中……
可是妓/女被生活社会所迫卖身还能从良,她却不由己。
敲门声又响起来,这回是弟弟赵清河,这个没有得到好的教育不辨是非的弟弟,用她的牺牲得到更好的生活,可后来却那样对她。
原主应该是想改变自己这样的声名狼藉、不得好死的悲惨命运吧。不要再做无谓的隐忍,因为那只代表着从来没有解决掉真正的问题症结。
……
赵清漪调整好自己开了门,刚上初一的赵清河给她一个灿烂的笑脸,说:“姐,你还害羞呀,你都毕业了……”
赵清漪没有接他的话,冰冷着脸去了简陋的客厅。父母均在,姑姑一家也在,还有坐在中央的王冬明。
王冬明一抬头看见她,眼中露出惊艳之色。
第一个凑上来的是赵莲花,笑容满面拉着她的手说:“清漪,来,姑妈给你介绍个朋友。”
赵莲花说着,赵清漪被她拉到王冬明的身前,赵莲花说:“这是你王大哥,你们好好认识一下。”
忽见同年的表妹张晓过来笑道:“第一次见面,握个手呗!”张晓那语气和笑声,好像王冬明就是她的未婚夫了似的。
赵清漪看看张晓,这也是一个大大的即得利益者,所以说牺牲她一个,幸福两大家,不,是王、张、赵三大家。
赵清漪面容淡淡,以职场的态度伸出手去,说:“王先生,你好!”
王冬明忙握住那只手,说:“你好!”这乡下地方,倒很少见这样的郑重。
赵清漪又巧劲挣开了他的手,忽微微一笑,只装作不知,说:“今天什么日子,这么热闹?”
张晓笑道:“表姐,是你的好日子!”
“我的好日子?可我开学还要两个月呀!没到好日子吧?”
赵莲花笑着说:“我们今天是在商量你的婚事的。”
赵清漪道:“我今年才十七虚岁,你们中也有人读过初中,应该有学到过基本法律。《华夏共和国婚姻法》归定,女子婚龄是二十周岁,我起码还要四年才符合。”
姑父张达笑着说:“其实是两家先说好,冬明这么好的条件,到哪找去呀?”
赵清漪蹙了蹙眉,说:“我今天刚认识王先生,我又不喜欢他,怎么可能谈婚论嫁?”
赵莲花劝着说:“傻孩子,是不是害羞了?这刚认识不喜欢,处处就喜欢了,这么好的人家,你不要错过。”
赵清漪笑道:“表妹不是只比我小一个月吗?‘这么好的人家’,姑妈应该帮表妹考虑,像你说的,表妹和王先生处处就喜欢了。”
赵建华这时不悦地说:“清漪,这有你说话的份吗?”
赵清漪看向赵建华,说:“爸爸,你们不是在商量‘我的婚事’吗?我还不能说话?在二十周岁之前,我既不会和人结婚,也不会和人订婚,我不敢犯法。”
王冬明不禁有些尴尬,心中还是有些恼的,说:“清漪是要上大学了,觉得我配不上你吗?”
这是讽刺她势利眼清高。拒绝就是清高,这是“单选题”吗?
作者有话要说: 注:装修情节,借鉴某倒霉演员的真实经历,而私人业主找人装修多找业内师傅做,便宜,找公司的都是土豪啊。没有公司的师傅,当然也没有公司来负责。
女主不是完美的人,不然也不用有经理人做任务了。
……
别人我不知道,我十七岁上高中时反正是不能独立的,连贷款怎么贷、找什么门路都不知道,我现在要找人担保贷款,估计也是比较麻烦的事。请不要用成人角度要求未成年少女。
若是有十七岁什么都靠自己的姑娘,我个人五体投地,那种强人是有资格鄙视本文的原主的。我作为女性,一个凡人,还是同情为主。
……
这故事灵感是来自于我小时候有个同学,她的父亲就是不舍得给女儿读书的人,当然,她成绩肯定没有这么好。
而在老家,又听过曾经早年有这种未婚夫支持未婚妻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