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东鲁传 > 第22章 22章 礼尚往来

第22章 22章 礼尚往来

这种窘迫被动的局面,不能继续下去了。等待别人援手,无异于画饼充饥。

靠天靠地靠父母,从来就不是英雄汉。

一切,还是要靠自己才是最稳妥的。

午饭吃的手擀面。

这是叶氏家传的手艺,把一定比例的盐和起子掺揉入面粉中,充分揉合。静置片刻,待面醒了之后,擀成面皮,边擀边撒面布,以防粘连。差不多的时候,将面皮叠起来,再用菜刀抵着指节,均匀切成半指宽的面条,抓起来,稍稍抖一下面布,放到盖垫上备用。

等锅里的水沸了,下面,筷子抄散,煮熟后迅速捞出来,在凉水中拔两道,攥干水,捞进碗里,浇上卤汁。

那卤汁是用薄薄的五花肉爆的锅,加入切成丁的新鲜小豆角。临近出锅时,倒入淘洗干净的蚬子肉和汤,再根据口味加入盐巴即可。

在三房,这是只有节日里才能吃得到的美食,徐图贵自是不知道,自己被当成了怎样的贵客来对待。

他只知道,三娘的面委实好吃,好吃得他都咬到了自己的舌头。

他一气吃了三碗。

叶氏看得战战兢兢,有点不知所措。一边怀疑他现在正是能吃饭的年龄,如果不给吃饱,说出去,人家就会笑话三房生活拮据,连顿饱饭都供给不起,一边却又担心会撑着他。

“贵哥儿,再来一碗吗?”她试探地问道。

徐图贵从碗里拔出脑袋来,使劲儿地点点头,当即就把饭碗递了过来。

斜刺里忽然伸出一只手,接下了他的碗。

若萤冷冷地直视着叶氏道:“就算是我爹这种整劳力,也不过就是三碗。你给他吃那么多,撑坏了谁负责?”

“总得让他吃饱吧?”叶氏弱弱地辩白道,“他那么大的人了,吃得下、吃不下哪能没有数……”

她自己都说不上来是为什么,在二女儿面前,总是不由自主地有几分心虚。

在她的印象中,这个孩子要么不动,一旦主动了,必定有缘由。而这个缘由,正是她捉摸不透但又不敢不正视的。

“再好吃、再能吃,也只好等下一顿了。大姐和姨娘总不能饿着吧?娘你吃那一点真的够了吗?我听说,以前有客不约而至,主人家为整治饭菜,会拔钗沽酒。缺少柴火,就扯了席子来烧火。娘你这是打算用一人吃饱、全家饿着的方式,表达对客人的重视吗?”

若萤木然地说着,就好像在说别人的事情。

叶氏不由得感到脸发烫。

她从来不知道,自己一把年纪了,居然还会脸红。

二女儿说的,字字句句深入到她的心窝里。

她不是没看到,香蒲她们为了维持面子上虚假的富足,都吃得很谨慎。不为别的,只是希望能够打发客人满意之后,还有足够的面条填饱家人的肚子。

她自己,正如若萤说的那样,也是半饥半饱。

但这种话,打死她都不会告之于人。即使是吃糠咽菜,在外头也要摆出吃穿富足的高姿态。

这是她一贯的做人原则。

不光是她,天底下的人,谁不是这么想的?试问,谁不要好?

若萤这孩子真是鲁莽,非要把话说得那么直白,像这种自暴短处、尽显寒酸小气的话,怎么好当着客人的面说呢?

不得不承认,这孩子够懂事、够孝顺,但是毕竟还是太小了,不知道维护别人的体面。

这话要是传出去,不说三房穷得吃不饱饭,连带着徐家也会因唐突无礼、不长眼色而沦为笑话。

饭桌上一时陷入可怕的沉默中。

不但叶氏无地自容,就连徐图贵和徐聪主仆,面面相觑之下,也有些难为情了。

尤其是伴读徐聪,早在心里把若萤骂了个昏天暗地。

都道“骂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这位“拼命四郎”的行事真奇葩、真可恶、真够呛!

徐图贵嘿嘿笑了,毫不掩饰自己的歉疚。

他摸摸自己圆鼓鼓的肚子,陪笑道:“我好像真的吃太多了,在家的时候,从来没有吃这么饱过。要不是二妹妹提醒,怕是真的要吃坏肚子呢。”

“少爷,我陪你院子里走走吧。”

如坐针毡的徐聪巴不得立即离开这里。

第一次啊,给人抽了耳光,还不能怎么着。做人做得如此窝囊,今晚上恐怕难以安睡了。

回头想想,禁不住自己想抽自己一嘴巴子:整个合欢镇都知道钟若萤是个什么货色,连命都可以不要的“拼命四郎”,放句狠话算什么!要是当场给他们主仆俩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又有什么好不奇怪的?

一个女孩子,怎么能这样混帐!

“少爷,你怎么能那样说话?”徐聪恨铁不成钢道,“说得好像在家从来吃不饱似的……”

“怎么了?三娘的饭确实好吃。你不也吃了两碗么?”徐图贵斜睨他。

徐聪张了张嘴:“要是早知道她家穷成这样儿,小的宁肯饿死也不吃一口。小的那是没地方吃饭么?”

“吃都吃了,哪来这些废话。”

“少爷,咱得还礼。”徐聪琢磨了一下,道。

“多少钱?”

吃得心满意足的徐图贵,现在只想倒下去睡个好觉,就像若萤那样,随时随地都能坐着、躺着。

开头他觉得那样随便很脏、很不讲究,但是这会儿,他的想法变了。

他觉得若萤那种行为洒脱不羁,很有“七贤遗风”。

徐聪呼出一口浊气,语重心长道:“少爷,给钱太俗气了。少爷你是读书人,读书人应该文雅。”

“你看着办吧。”

一边漫不经心地回应着,一边扯下儒巾,从如意云头银鎏金刻花簪子旁,拔下一只象牙剔牙杖,十分享受地眯缝着眼儿望天剔牙。

“那我回去跟奶娘说声。少爷你在这儿等我一会儿。千万哪儿都不要去。才刚吃了饭,到处乱跑可是要坠断肠子的……”

徐聪叮嘱了几句,也不待告知主人家,撒丫子便往大街上跑。

也就顿饭的工夫,他带着一个丫头回来了,两个人、四只手,抱着大大小小四五个盒子。

叶氏早就猜到会有这么一出,,半推半就地受了礼,嘴里道谢不已。

一面暗中吩咐香蒲,让赶紧准备好回礼。不求多贵,但只求个新鲜实用、真心实意,别让徐家觉得打肿脸充胖子,反而不好。

香蒲看到礼物,终于欢喜起来,遂打起十二分的心思去准备礼物了。

PS:名词解释

1三姑六婆---出自明?陶宗仪《辍耕录》: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

尼姑指庙里的女性,道姑是道观里的女性,卦姑,占卜算卦的女性。

牙婆,以人口买卖为业而从中牟利的妇女。

媒婆,专门为男女说亲事撮合双方的妇女;

师婆又叫巫婆,以装神弄鬼、画符念咒的巫术为生的妇女;

虔婆,指开设秦楼楚院、媒介色情交易的妇人;

药婆:是蛊药婆的简称,利用药物给人治病或加害他人;

稳婆:替产妇接生为业的人。

2七贤遗风---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50),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修武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

3起子---面起子,北方指发面用的实用碱。食用碱最早是从天然碱中取得的,按已有的资料来看,最早使用食用碱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代做皮类手工,必须得火碱使生皮变成熟皮然后手工缝制。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