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6月,映山红开得红霞胜火的时候,田雨跟同伴们也发誓将红旗插遍全世界。
十几二十年后,她在电影上看着上山下乡的知青哭天抢地抹眼泪的画面,总会忍不住嗤笑出声。
鬼扯淡,他们当年是怀揣着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壮志雄心主动请缨下乡的。
哭个屁,最多爹妈哭,他们只兴奋可以在祖国广袤的大地翱翔,要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丽的祖国。
解放了祖国人民还不够,他们要带领全世界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站起来!
最起码的,往红星公社插队的一路上,她跟同伴没有一个人哭。
他们先在火车上大合唱,唱完《东方红》再唱《大海航行靠舵手》。下了火车走水路改坐船,他们也在唱“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嗓子哑了都不肯停下。
直到后面下暴雨发洪水,船到了渡口还翻了,他们才消停下来,乖乖等着红星公社派人来接这波第一批接收的知青。
“哎,你看,那边,是不是有个人趴着。”胡杨左右眼视力2.0,眼神堪比夜猫子。
风雨交加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都没耽误他趁着闪电的瞬间看清河岸边的状况。
河水已经漫上岸,刚才搭载他们的船破了个大洞。那人半个身子卡在洞里头,旁边被风吹得摇摇晃晃的芦苇几乎要盖住了她的身体。
“是有个人。”
天空又闪过一道霹雳,这回田雨也看清楚了,她赶紧抬脚招呼胡杨,“快点儿,咱们把人救回来。别壮志未酬身先死,叫雷给劈没了。”
三四个胆子大的知青也跟着起身,冒着大雨过去把人拽出破洞。
谢天谢地,她刚被拽出来,那船就叫风浪裹着撞上了礁石,碎了个四分五裂。
余秋脑袋晕晕乎乎,睁开眼,只见天空像泼了浓墨,上面还撕开个大口子,哗啦啦地往下倒水。
围着她的人七手八脚,跟抬小猪仔似的把她拖到了岸边稍微干燥一点儿的石亭放下。
说是猪仔,也只有油水少的现在才能养出这么瘦的猪仔。这姑娘虽然个子不小,看着有一米六的样子,但人真是轻的很。
田雨捏捏自己壮实的胳膊,老怀疑有人家小腿粗了。
她抓起余秋身上的挎包,从里头翻出学生证来,就着胡杨划亮的火柴勉强辨认出字迹:“余秋,……第八中学。哎,周卫东,你们八中的。你不是说八中这届你是第一个主动申请下乡的吗?屁,人家明显比你手脚快。”
周卫东从后面露出脸,扯着嗓子喊了句:“余秋?妈呀,该不会那个余秋吧。”
田雨不耐烦:“哪个余秋啊?”
周卫东的眉毛往上飞:“废话,当然是那个让她妈跳忠字舞她不乐意,直接畏罪自杀。她爸污蔑贫下中农生不出孩子,被关牛棚的那位。”
没想到这姑娘长这样啊。平常在学校里头她老低着头,他见过几次都没看清脸。
胡杨骂了句:“是那些人太过分了。批判可以,为什么非要剃阴阳头,明明她妈是钢琴家,腿脚不便,还硬逼着人家在台上跳舞,简直无聊。”
至于她父亲,女人生孩子生不下来这种事好像跟是不是贫下中农也没关系。
田雨也白了周卫东一眼:“少说风凉话啦,人家起码下乡比你积极。”
周卫东不服气:“那可不一定,说不定她是要外逃呢。”
这两年逃港的人又不稀罕,他堂哥在广东插队,听说那里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苦练游泳技术,明面上口号是为了锻炼身体建设祖国,实际上是时刻想着趁边防战士不备,从大海上游到香港去。
田雨瞪眼:“你说什么浑话呢,她要逃港的话,在这儿逃?逃进荒山老林当野人吗?”
知青们你一言我一语,经过激烈的争辩之后,最终还是通过集体表态决议接纳他们这位新同伴。
即使母亲畏罪自杀,父亲是臭老右,但也要给黑五类子女积极投身革命的机会。
田雨拍着余秋的肩膀,语重心长:“你好好在泥巴地里头多滚滚,扎根农村,用自己的努力洗刷骨头缝里的罪恶。”
她年纪虽然不大,常年帮着当码头工人父母扛活的手掌却宽厚的很,几下子一拍,差点儿没把余秋给拍散了架。
余秋却顾不上抱怨,她脑袋瓜子糊成了浆糊,一时间怀疑自己是碰上了恶搞真人秀,一时间又觉得自己是睡死了做噩梦。
1972年,下乡插队,知青,还逃港?
《省港旗兵》吗?
开什么玩笑,就算地铁真碰到隧道事故,也不至于发生如此荒谬的事情。
余秋沙哑着嗓子:“你们……我……”
她还没有来得组织好语言,前头就传来欢呼声。
“来了来了,红星公社接我们的人来了。”
十几个介于孩子与大人之间的大孩子哗啦啦地全往外头涌,丝毫不畏惧瀑布一样的暴雨。
公社干部年纪不大,扯着嗓子跟风雨声较劲:“人都在吗?一共十三位知青。”
“报告!我们这儿多了位同志。”田雨拉着余秋的手,跟旋风似的把人拽到前头去,“省立八中的余秋,她也跟着下乡来了。”
公社干部皱起了眉毛,现在出门都是要介绍信的,知青下乡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