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摸了片刻没摸着,也不知骂了句什么,爬起身来四顾一番,见无人注意,便悻悻地走了。
长寿待他走远了,这才跑到他方才站着的地方,低眸一瞧,池边的水都给他摸浑了,瞧不出什么来。
他想着若是长安失手掉落金簪,一定就掉在这池边,于是也撸起袖子伸手去摸,摸了半天没摸着。他不通水性,不敢贸然下水,只得记住这个地方,待会好将此事禀告徐公公。
卯初,天还未大亮,宣政殿上众臣鳞列灯光如雪。
等了足有一刻时间,中常侍徐良才出现在众臣面前,高唱一句:“陛下驾到——”
众臣齐拜高呼万岁。
慕容泓昂着头从雕龙髹金紫檀屏风后走出来,虽是年方十六身量未足,但那股子锦衣玉食堆砌起来的贵气却是浑然天成。
“平身。”四平八稳地坐上宝座后,慕容泓将握着玉如意的手搁在膝上,清粼粼的目光扫视一眼群臣,温声道。
众臣起身,接下来便是丞相领衔奏事。
所有政事都已在丞相府廷议决定,上朝报与皇帝听不过就是走个可以让这些政令名正言顺颁布下去的过场而已。皇帝尚未亲政,于诸般奏事可以提意见,却没有最终决定权。
慕容泓临朝数月,从不提意见。
在丞相奏事的时候,他要不就斜坐在宽大龙椅的一侧,倚着扶手托着腮,半眯着眼打盹。要不就无聊地摆弄小物件,熬到丞相奏完便散朝。
今天奏事不多,慕容泓不过打了五个哈欠,丞相赵枢就启奏完了。
众臣已经做好了散朝的准备,只等着陛下每日一问,便可回家去了。
谁知慕容泓忽然冒出一句:“蔡和是谁?”问是问了,却不是往常的每日一问。
赵枢刚才奏报擢蔡和为京兆府尹,见慕容泓垂问,便回道:“蔡和是兖州新安郡太守。”
“他做太守多久了?政绩如何?”慕容泓似乎突然对这个陌生的名字充满了兴趣。
赵枢抬眸看了慕容泓一眼,十六岁的少年貌如春葩目若秋水,初生牛犊般牲畜无害。他收回目光,做恭敬状:“蔡和为新安郡太守虽只数月,然其兴水利治农桑,恤孤老收民心,政绩斐然可堪一用。”
“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吗?”慕容泓问。
赵枢再次抬眸看他,平静问道:“不知陛下心中觉得谁更合适?”
慕容泓失了兴趣般淡淡一笑,道:“朕才认得几个人?既然丞相认为此人合适,那必是合适的。”眼一抬,他看着大殿右后方道:“右边第二列第九个,对,就是你,出来。”
众臣循声望去,只见太仓令尹昆莫名所以战战兢兢地出列,上前行礼:“臣太仓令尹昆拜见陛下。”
慕容泓起身来到阶下,伸手拿过他手里的玉笏捏了捏,又折了折,本该玉做的笏板竟然韧性十足。
尹昆额上冷汗唰的一下便下来了。
慕容泓看着满头大汗的尹昆,问:“这怎么回事?”
尹昆慌忙跪下,连连告罪。一问之下才知玉笏被他三岁的孙子不慎跌破,其女手巧,将糯米粉蒸熟放凉,再雕成玉笏状给老父救急,足足雕了一夜才得这惟妙惟肖的一块,除了色泽稍有偏颇外,其余皆一般无二。
慕容泓听说是糯米粉蒸熟后雕刻而成,便低头咬了一口,看得众臣目瞪口呆。他兀自不觉,细嚼一番赞道:“软硬适中甜而不腻,令嫒不仅乖巧孝顺,更兼心思玲珑,这糯米笏上朝可鱼目混珠,下朝可果腹充饥,委实妙哉!”
一番话说得众臣忍俊不禁。
御史大夫王咎出列笑赞:“五丈之外犹可看出糯米笏与玉笏细微之差,足见陛下明察秋毫洞若观火,实乃臣等之幸,天下之幸。”
慕容泓十分不给面子地拆台:“王爱卿谬赞了,朕不过未用早膳又闻见米香,勾动饥虫尔。”
王咎笑而摇头,退回队列。
慕容泓将咬了一口的糯米笏还给尹昆,扫视群臣一眼,问:“丞相,当下民生如何?”每日散朝之前,慕容泓都要问这个问题。
然而今天赵枢却没有像往常一般回答,而是上前一步执笏奏问:“陛下,臣听闻昨夜在宫中发现一条密道,且在密道之中虏获了逆首赢烨的皇后陶氏?”
慕容泓回身,打量他几眼,道:“丞相消息倒是灵通。没错,确有此事。”
自上朝后一直作石雕状的太尉钟慕白此时忽然有了表情,目光凌厉地向慕容泓看来。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老是没话说怎么破?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