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松树砍下的树枝,也摊在宅地里照晒,这是正经的柴,比干草经烧。
再三天,李满囤又搭了一个草棚。
如此六天,刺棘果晒干了。这天一早,李满囤丢下正垒的灶,背着干果进了城。
李满囤走后,李高地一家干活都有些心不在焉。
过去几天,家里摘了七八百斤果子——独王氏一个人一天就能摘五十斤。
二房的郭氏派了儿女打猪草,自己则跟着丈夫上了山,一天也能摘四十斤。
三房钱氏怀有身孕。钱氏不能上山,她便派了儿子李贵富跟他爹李满园上山,一天也能摘二三十斤。
如此一天就能摘一百来斤,这六天可不就七八百斤吗?
为了这几百斤果子,家里还买了百十个筛子,置了好几个木头架子,前后花了有两吊多钱。
平常去县城,来去一个时辰就够了,李高地抽着烟锅蹲大门堂合计:今儿满囤带了四斤多果子,算卖一个时辰吧,怎么着,晌午前都能回来。
抬起头李高地瞅见满仓满圆两个儿子竟还没出门,不免高声喝道:“咋还不去干活?”
闻言李满仓,李满园方依依不舍地拿着砍柴刀出了门——摘果子得有路。这几天他们忙着清理一条到山头的路,都没时间去他们大哥宅地里帮忙。
王氏今儿没去摘果。丈夫不在,没人开路,而有路的果子,昨天都摘完了。
王氏领着红枣去了宅地。昨晚上李满囤说今儿会顺道买东西回来,她先去把两个草棚归整归整。
午晌的时候,李满囤没回家,李满垅家的李贵银却是来了。
李高地瞅见随即挥手道:“贵银告诉你爷爷满囤一家来,我就让贵雨过去报信。”
李贵银见他满囤叔确不在家,也不纠结,答应一声,转身又跑了回去,——他爷还在家等他的信呢。
傍晚的时候,李高地终坐不住了,他唤过李贵雨吩咐道:“雨啊,你去村口等着。看到你大伯,就赶紧跑回来报信。”
李贵雨依言跑去了村口。结果刚到村口,就看到他大伯坐在一辆牛车的车辕上。
“大伯!”李贵雨迎了过去。
看到李贵雨一头的汗,李满囤知家里人等急了,便从腰里摸出一个布包递给他侄道:“你先拿这个给你爷,我把东西送到宅地里。回头我就过去。”
李贵雨捏捏手里的布包,触感到里面的硬圆之物,知道是钱,赶紧捏紧,然后瞄一眼牛车,见上面尽是些水桶坛子之类的家什,方点头道:“那我先走了,爷奶都等着呢。”
一口气跑回家,李贵雨把东西交给李高地道:“爷爷,大伯回来了。这是他叫我拿给你的。”
“他人呢?”李高地往孙子身后张望。
李贵雨告诉道:“大伯坐着牛车去他宅地了。他买了家什,说放好了,就过来。”
闻言李高地方打开手里的布包,拿出里面的铜钱,足足二百七十文。
四斤半的干果,换二百七十文?文这果子合六十文一斤?算清楚账,李高地唰一下睁大了眼睛,叫道:“贵雨,你快去告诉你二爷爷和族长一声。”
“就说这刺棘果一斤六十文。”
比生姜还贵两倍。
虽然,李高地数钱的时候,于氏、李满仓、李满园、郭氏、钱氏连带他们几个知事的孩子都一眼不眨地在旁边看着,甚至李满仓,李满园还几乎是同时跟李高地一起算出了均价,但待亲耳听到他爹说六十文一斤时,还是激动得想哭。
六十文一斤,这都和皮棉一个价了。可一斤皮棉要多少功夫?种、收、晒不说了,只这制皮棉中的一步去棉籽就烦死人了。
而这果子,一个人一天就能摘四十斤。四十斤鲜果能得十斤干果,这就是六百文。
天啊!一天六百文!
他家这回真是要发财了!
李贵雨回来的时候,李春山,李丰收也都跟着来了。李满仓,李满园赶紧地站了起来,让出自己的座位。
于氏也站了起来,和李春山,族长寒暄之后,便领着两个儿媳妇和孩子出了堂屋。这里已没她们站的地方。
即便被赶了出来,于氏的心也是喜悦的——这一份喜悦甚至压过了她对李春山逼李高地给李满园分家的不满。
出了堂屋,于氏吩咐:“郭家的,你先去喂猪,钱家的,你跟我去做饭。”
“今儿你二伯和族长一准的在咱家吃晚饭。”
拿钥匙开了库房,于氏用竹竿从后房梁上挑下一块腊肉。
李家每年只杀一头猪。
一头猪,肉也就百十斤。除了过年吃掉的,下剩就不到九十斤。这九十斤肉切成三斤左右的肉块,然后制成腊肉,挂在房梁上,也就三十块。
三十块腊肉听起来不少,但一年三节端午、中秋、冬节,李高地自己舅家、于氏娘家、两个儿子的岳家等四家的节礼一送,便就去掉了十二块,然后还有春秋两季农忙,又得去掉十块,如此一年到头平常家吃的只八块肉,就这,还得留出待客的部分。
所以似于氏这样一次挑一整块腊肉做菜的事,几可谓是绝无仅有。
于氏的欢喜可见一斑。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