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是郡长史令狐琚老谋深算,他认为此事先装作不知,让刘烈试着做一做,这样即使将来过了火,太守府也可以从容收拾残局。
郭蕴点头:“刘元贞这个人心怀社稷之志,绝不会因区区一城商税中饱私囊。他之所以这么做,恐怕还是急于募兵。也罢,我们就睁只眼闭只眼好了。”
实际上刘烈根本就没准备等到太守府消息,因为严冬将至,鲜卑人随时会南下,他没有时间消极等待。几乎在公文发出后,刘烈就开始全面实施自己的计划。
首先是募兵,这件事由他亲自负责。这是刘烈第一次自己选择士兵,他非常重视,也非常严格。除了身体条件外,刘烈还要询问应征者的家世,那些因鲜卑人祸害而失去家园的难民优先。
募兵的进程出人意料的顺利,毕竟这是一个可以提供饭碗的职业,还有军饷可拿,混得好的话养活全家人都不是问题。
短短三天,花名册上就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都是刘烈一个个亲自测试录取的,身体素质好,没有不良嗜好,还有至少三分之二的人和鲜卑人有深仇大恨。
可征税就不是太如意了,告示出具三天后,除了一些小规模的商人很不情愿地办理了“执照”外,一些本地大户和外来的大商家们大都装聋作哑。
阎柔请示刘烈,是不是出动雷霆手段杀鸡儆猴。刘烈毫不犹豫就否定了,原因很简单,自己刚刚进城又是收税又是杀人的,还不把民心都搞散了啊。若是遇到鲜卑大军来袭,城里搞一个里应外合,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
“可是大人,据斥候报告,这几天来他们这些人不断派人往关内跑,卑职担心他们是去告状的。”
“随他们去!”刘烈道,“士坚,咱们还是照原来的方案办。不愿意过来备案的就坚决不许开业。他们愿意告就告,但我们的原则不变,没有许可证就不许做生意!”
“另外,你也要耐心解释,我们收取的费用主要是用于阴馆的防务和商业设施的完善。”
阎柔拱拱手,“大人放心,我会办妥的。”
自古民不与官斗,其实那些拒绝不交钱的大商家们日子也不好过。他们已经多次派人偷偷到广武告状,可太守府说刘军候既没有抓人,又没有强抢财物,完全符合大汉律。
告状无门,生意又没法做。城内的集市上天天有人巡逻,还要查验营商许可,拿不出来的就不许做生意。城门那边更厉害,凡进城的商家都要通过严格的检查,没有许可的要么补办,要么掉头回去。反正就是一句话,没有证就不能做生意。
阎柔报告说,他已经打听清楚,阴馆城内大部分商家都听一个人的,此人是阴馆本地豪强,其老宅在乡下,修筑有坞堡,家里还有私兵。很多商户其实都已经动摇,但此人一直挺着,其他人就没敢动。
刘烈听完后马上想起一句俗语——“强龙不压地头蛇”,看来这些地头蛇是打主意吃定自己了。
阎柔继续报告,说此人姓童名先,五十多岁,其家族是雁门郡大户,在关外有无数良田沃土,还和鲜卑人有生意来往。
“嗯。”刘烈听了之后似乎没什么表示。
“大人一点都不觉得震惊吗?”阎柔奇怪地问。
刘烈笑笑,问道,“士坚,过去你们在大漠上,武器装备从何而来?难道都是靠缴获的吗?”
阎柔连连摇头,“怎么可能?武器也是有损耗的,别说弩箭之类的消耗品,就算刀、矛之类的武器,也经不起消耗。我们主要和一些大户做生意……啊!大人,鲜卑人多次南下,这个童先却稳如泰山,他难道……”
“这有什么奇怪的?”刘烈满不在乎地说道,“他们家敢在这是非之地置下这么大的产业,肯定和鲜卑人有一腿。不过,在探听清楚底细之前,我们不可轻举妄动!”
“可是大人,募兵已经有七八十人,而太守府给我们拨付的军饷粮草只是按二百余人的量,等不到下个月关饷,我们就拿不出钱和粮食了!”
刘烈轻松地笑了笑,“士坚,还记得冀州之事吗?”
阎柔眼睛一亮,“大人是指韩家?”
“是啊,韩家当初在我们身上下了这么大的本钱,我就不信他们不来!”
阎柔完全明白了,“韩家只要过来做生意,我们这盘棋就活了!问题是,他们再不来,我们可真的挺不住了。”
“放心,我问过韩猛,他已经接到了家书,应该就这几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