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忙了一阵子,贺公子从设计室的图纸堆、木工坊的刨花堆里溜达出来了。
嗯?街口上那家刘大公子的妓院热热闹闹的挂出了牌子,“新加坡红牌诗诗”。
郑正信满脸堆笑地走过来,抱拳拱手:“哎呦!贺公子!哈哈……有日子没见了。什么时候得空儿,照顾照顾小店的买卖?您看,新加坡红牌诗诗小姐……”
贺公子一愣,也还礼,推说还有事,便离开了。
回到店里,一问李掌柜店里的伙计,果然是在新加坡一夕温存的诗诗小姐到了坤甸。心里一动,想要去看看她,可现在有点不方便,手里事也多,身边还有这么多……也就不再想了。
这几日,刘大**、刘大公子、叶驸马,还有坤甸东万律等地的各位太哥商界**轮番来访,公的私的假公济私的宴会酒局一个接一个。他和郑老大这一趟来去多日,带回来钱,买回来东西,拉来人,还建了船队,揽了大买卖……刘大**当然得好好慰劳慰劳。
贺公子不好喝酒,别的酒宴能推就推,刘大公子的面子可不能不给。酒宴就在郑正信的店里,诗诗还就被安排在贺公子身边。
这下,躲不过了,诗诗端起酒来,“新加坡一别,公子一向可好?”
贺公子知道瞒不住了,也就笑着举杯应答。
“哎呦!贺公子果然是国士风流呀!”刘大公子一听,这居然是贺公子的老相好,那太好了,就直接吩咐郑正信,“正信,听见没有,这位诗诗小姐可是贺公子的旧情,这些天就让诗诗小姐和贺公子好好叙叙旧。怎么样?哈哈……旧情复炽,哈哈……来个交杯酒吧?哈哈……”
“大公子又拿我开心啦!好,诗诗小姐,异地重逢,我敬小姐一杯。”
……
酒席结束,刘大公子又留贺公子聊了一阵子,他对联邦建立之后的各方面事宜,都很担心,毕竟荷兰人就在眼前,北面还有布鲁克,只是兰芳戴燕詹卑安波纳石塘洲这几个芝麻粒儿,实在太不踏实了。
贺公子给他吃了个定心丸,结盟北婆罗洲,稳住布鲁克,结盟文莱,通过布鲁克、新加坡、香港与英国拉上关系,至少荷兰人想干什么就得琢磨琢磨。
刘大公子心里对贺公子确实佩服,虽然他的行事让人觉得有点悬,可哪件事都靠谱。如果能结盟布鲁克,就是和英国搭不上关系,也足以让荷兰人高看一眼呀!至少北面就踏实了,再有哪个不服气的帮会也别想从北面过来了。
这一年,东西两大洲的内战都将进入尾声。美国内战,在葛底斯堡战役中,北方军-队获胜,开始掌握战争主动权;中国内战,7月19日,太平天国天京被攻陷,10月25日,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
随着兰芳工业化逐渐显现成果,尤其是从爪哇招聘到的一批数百位工匠和学生到兰国后,各种熟练工匠有志学生不乏慷慨悲歌之士,从南洋各地开始往兰国聚集。竹网龙堂下属外围掌控的资金也开了口子,各种名目的资金源源流入,各种机器设备物资材料也开始运到,有的价格便宜到几乎就是白送。
人手倒是暂时缓解了,但都是新手,即便是做过的,要想全面达到工艺要求,也相当困难。顾问处的计划送到了,里面把整个生产流程,分成了几十个工序,把现有精通各项工艺的几十位技工排了队,每人专门负责一两项工艺,每项工艺配备十几名新手,专门培训,只精通这一项工艺,各个工艺分段验收,组装时也分段进行,成品例行检验、抽检比例都做了说明。
仔细盘算了生产计划,各坊的掌作发现只需招收不算太笨的新手加以培训,就可以完成生产计划。而且,不用担心技术流失。当然,比起熟练技工来说,价钱也很低了,一个熟练技工的薪金,可以雇上几十个新手,要是学徒就更多了。
采用了流水线生产,产量和加工精度在极短时间内就提高二十几倍。培养一个熟练的技工,精通全部工艺需要相当的时间,需要几年,但培养一批只精通几项生产工艺的熟练工,只需要几周,或者更短,也就是说,支付学徒的薪金就可生产出与熟练技工一样合格的产品,而产量还要更高。
几十个技工都领到了自己负责的工艺说明,这对于大家来说,操作不是问题,只是这种办法都觉得挺有意思。十几位技术最好的技工可以负责几个工艺,带的工艺越多,也就意味着带的学徒越多,津贴也就越多。
几百学徒招进来了,分到了各个技工手下。一个月后学徒开始考核,正式顶班就拿全部学徒工资了,那他的师傅也就开始拿津贴。从这天起,工坊就没断了人,不少学徒们几乎住在工坊,师傅们也不少两眼通红。隔几天,掌工就得敲着一个小铜锣,从车间工坊里往外面轰人。
随着第一批正式顶班的学徒开始上工,做师父的一个个都乐了,兜里装着叮当作响的银钱,这可不是假的。
定额下来了,工序定量,个人计件制,在保证合格率的基础上,越快奖金就越多。整个工坊热火朝天,加班加点那是正常的,谁不愿意多做点、多挣点?
伙房也热闹了,原本工人们都是自己带饭,到了饭点,大家仨一群俩一伙的各吃各饭,富裕的就好点,家里不富裕的,自然就简简单单、凑凑活活了。
工坊的伙房原来只是负责外籍技师和技工的伙食,十几个人,不紧不慢的一天很轻松。这天,劳工局来人了。
隔天,搭棚子架灶,几辆架子车拉来一堆碗筷家什,大食堂开张了,所有工人,包括学徒,每天午饭免费。
想着这得花多少钱呢?其实,大食堂几百人的伙食,要得货量大,价钱比各家自己买便宜多了,而且直接跟农家订货,真格的价廉物美,伙房新添的人手都得是工坊的家属,没工资,只管三顿饭,月底分东西。这活儿,多少人盯着,只要家里没有拖累,都想进去。
有了免费的伙房,谁还费劲带饭,到了时间,只要去食堂,排队领饭,宽大的竹棚,上面盖着芭蕉棕榈叶,外面没完没了的雨也没关系,棚子里成排的竹木饭桌长凳,有地儿坐下就吃,吃完,把碗筷往柜台一交完事,有时直接就是芭蕉饭,连碗筷都省了。回去又可以干活,挣钱呐。
到了晚上,只要加班,日落时开晚饭,当然电灯只能给正式工位加班出活儿用了,学徒只好集中到一间房子里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