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要最好的,人要手艺最高的。腾出了一间工房,专门作枪,闲杂人等不能进入。只要有了图纸,别的就不是旁人能够插得上手的了,工房里整夜的炉火通明,外面准备着夜宵。只要人一出来,就是热菜热饭。
几乎所有目前世界上口碑最好的步枪都搞来了,翻来覆去的琢磨,南洋能找到的几位华人枪械技师都扎堆聚在这里,高薪厚禄加上同文同种不甘落于西洋人后的血性,至少在理论上迅速接近他们欧洲的同行,他们的任务不同于枪作工坊的老师傅们,他们要试制一种新枪,至少二十年内不至于落后的制式新枪。
这边设计师们一边设计,还要不时照顾那边工坊试制,第一步就是全仿,现成的图纸、技术、材料,虽然,工房的设备简单或者说是简陋,但是要做着这样的东西,还不算为难。首先是锻管,这个搞不好,别的就算了。
以前枪管的锻造是手工,就是把低碳钢烧红,然后趁软锻打,钢管长,人手抡大锤,力度、角度全凭手艺,一个掌握不好,钢管必然粗粗细细,做成枪管,装进的火药多了,就会在薄的地方炸膛。现在手工是不行了,一定要改用机器来锻。锻锤已经去采购,但就是去趟新加坡,也不是几天能够到的呀,何况有没有现货还不一定。
工匠们一合计,改锻为轧,把内插钢芯的钢管放进去轧。好麻烦呀,要把钢管从直径50mm锻成直径22mm,就先加工10对轧辊,辊缘圆槽的直径从48mm逐个减到22mm。铸造不是问题,轧辊很快就铸造了出来,轧辊的分量可不轻,为了安装轧辊,又做了手拉葫芦。用这些轧辊1毫米1毫米地把这根钢管轧细,就得到了想要的枪管。
从印度、新加坡又买了几台设备,也正好补上了几个工序的不足。夏普斯的配件比较顺利,很快就有部分配件达到要求,亨利M1860式的仿制有点困难,废品很多,毕竟现有设备有些简单老旧了。
所幸几天后,前往各地的商船回航了,港口热闹了起来。一船船的货物卸了下来,仓库逐渐堆满了来自各地的物资。大小小的机器也卸了下来,在随行的洋人技工的指点下安装到位,然后就是调试、试生产。亨利M1860式连珠枪跟着夏普斯卡宾枪往前进展。
贺公子带着自己手底下的人也开始闷头大干,要赶紧了,需要画的东西太多了,几乎涉及各个领域,而且很多都相互关联,互相影响,互为基础。以目前的西婆罗洲,要想尽快步入19世纪欧美工业后尘,要做的岂是说说那么容易的?
坤甸东万律认识字会画图懂洋文的搜罗来了十好几位,都住在龙兴客栈,按照程度分成几组,真正的速成班,边学边干,白天打杂晚上上课,讲完课贺公子再画图翻资料熬到四更天。李掌柜又雇了两个伙计,专管贺府的吃喝,一日三餐加上夜宵都摆上桌再上门去请。
从新加坡香港上海巴达维亚买搜罗来的各种图书资料陆陆续续通过各种渠道汇集到后院作为资料室的房子里,柜子已经装不下了,又忙着做了好几个大书架,无非是英语荷兰语和一些葡萄牙语的,也有不过的汉语的,都分门别类摆上,请的几个洋人整天按在桌上翻译。英文他可以支应一下,西班牙文的就半半拉拉了,葡萄牙文就是完全不动,那些荷兰的字只认得一些词而已。
桐君、玄素里外支应,颇有大将之风,只是粗通算数,居然把往来账目居然理得井井有条。桐君、玄素多少会一些荷兰文,不过那些技术词汇就不行了,好在英文的为主,一些其他语言的也可以从英文的里面得到对照和验证。丝蒂芬妮学问好,辛西娅和薇洛妮卡、爱玛也能帮上很多。
迎春、檀烟、阮氏玉加上江正涛、李富源、叶星辉几个,都跟着忙活。江正涛、李富源、叶星辉和柔颖、檀烟、迎春、阮氏玉、丝蒂芬妮、爱玛真不愧贺公子的入室弟子,也是耳濡目染手把手,年纪小记性好,人又机灵。江正涛尤其在航海船舶乃至海战这一方面尤其有兴趣;李富源、叶星辉倒是对中西历史各国地理物产以及西洋各国军事很喜欢。
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效率还是太慢了。叶根生推荐来了一些能人,虽然有的洋文认识不多,可是都是厉害的工匠,一看图就知道个大概齐,再和懂洋文的一对,绝大部分就可以琢磨出来了。
郑炳勋、江泰安也是整天泡在这里,他俩又从新加坡带来了一大帮人,华洋皆有,这里住不下,龙兴客栈就盘下了隔壁的房子,都改成客房,专门接待贺府的客人。同时还带了更多的图书资料海图地图,各种绘制工具测量工具实验仪器。
坤甸学堂再不成立就耽误事了,有的是堪当教师的人物,也有房子也有书。请大**剪彩并作为名誉董事长,坤甸几位名宿作为顾问,陈雨霖为执行董事兼校长。
初级班就是招收孩子的小学堂,又不考秀才,不能光学经典,就按照孔子倡导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就在每天的举止行为上指点了;乐嘛,坤甸鼓号仪仗队就从优等生里选了;书、数不用说,经史地理加上英语、荷兰语都有;数,先开数学,以后还有理化;射就是体育了,可不是做操踢球,这都是兰芳未来的士兵,当然按照培养一个兵来练了。还有御,就是驾车行船,慢慢来,先从爬树游泳开始。
高级班就是为了速成,能够应付眼前的**班。识图制图物理基础机械常识,还有英语荷兰话……一帮人脑袋都快学炸了。
贺公子不管,着急的是手里没有人,顶不下来就慢慢学着干,学的快的往上提。反正都有用处,都闲不住。
晚上,借着晚饭的时间,几个枪作刀作和火药作的大伙计汆捣着贺公子开讲,这几个小子早已经和他混得熟透了,晚上的活计全不用贺公子操心,只要他给大家伙开讲就行。
贺公子倒也愿意,兰芳的中兴可不是一两人就行的,就眼下兵器局的这些事,也全指望着这些小子了。
擦了擦嘴,接过茶杯喝了一口,走到那边的英国版的世界地图边上接着讲:“……前装滑膛枪,用了有250年了。欧洲各国军-队装备的都是前装滑膛枪。这个世纪初开始,击针后装线膛枪眼看就会取代前装滑膛枪。”郑老大和几个防卫局的也坐到了边上。
“枪械的一个巨大进步,就是来复线。1776年,一个叫弗格森的英国人发明了来复枪。”
“我的天,这洋人有来复线都有了快一百年了?”枪作的伙计瞪大了眼睛。
“没错,在枪膛内刻上来复线,子弹飞行的稳定性、射程、穿透力和命中率都提高很多,咱们做过的试验也证明了这点。”
想着试验的结果,江四水的几个手下有点后怕,这要是拿着后膛枪遇到西洋人的来复枪,恐怕死了都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