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军这一仗打出了威风,也彻底镇住了济南城内的地方势力,包括邱祖德、林国仁在内的地方官见了李定国不再是那副不屑的神情,代之的是无比恭敬和畏惧,如此威力的军队面前还敢摆谱,那真是脑子进水了。
新军大胜了一场,李定国吩咐分批进城休整,邱祖德哪敢说半个不字,亲自安排,保证新军的供给。济南城的老百姓也知道了战报,纷纷到街上犒劳军士,看着这些纪律严明,雄壮威武的士兵,无数人眼里发出火热的光芒,知道济南城绝对是稳如泰山,另外也激起了新一轮的参军热,无数年轻人开始活动,咨询如何才能参加新军。
当然这些都不是李定国所关心的事,他关心的是下一步的行动。鳌拜此战惨败,入关的清军也相应的元气大伤,但他分析认为,清军统帅阿巴泰虽然谨慎,也不会就此退走,应该会再次调集力量与自己一战,不出意外的话,马上到来的战斗不会是对阵骑兵,极有可能面对的是清军里并不成熟的汉军火器军。
李定国一方面加派人手,最大限度的搜集清军的情报,一方面加紧联系新军骑兵旅,打算给这些汉军一个沉重打击,他清楚的知道新军的短处,那就是机动性不足,只有骑兵旅的配合才能最大限度的歼灭清军。
直隶大名府,这里两天前被攻破,已成为清军临时的总指挥部。
清军统帅阿巴泰阴沉着脸坐在椅子上,身上因为愤怒和恐惧微微发抖。从济南战场上逃回来的鳌拜副将一脸后怕的立在一边。
当清军前锋惨败,鳌拜战死的战报传回来,素来老成持重的他也被这消息惊呆了,几乎无法接受。鳌拜部都是身经百战的正规八旗兵,这一下便损失五千人,几乎相当于一个旗的兵力,怎能让他淡定。他也知道如果这样回去,铁定是死罪,谁都救不了他,尽管他与多尔衮素无矛盾,但也保不住他。为今之计,便是能扳回一城,才有免死的可能。
良久,阿巴泰才渐渐平复了心情,思考下一步如何走。他并非鳌拜这样的莽夫,他熟知兵法,也很重视情报工作,知道济南有一大股新军,也曾经重视过,只是没想到新军的攻击力会如此之强,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因此鳌拜的死他也有不小的责任。
阿巴泰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知道知己知彼的原则,既然骑兵难以对付新军,不妨让新组建的汉军火器部队试一下。他考虑了许久,终于下定决心,准备搏一次。但他不知道这一决定让他彻底的掉入万丈深渊。
如今清军的部署是这样的,除两万汉军驻守大名府外,其余两万蒙古兵和两万八旗兵分成十几支,到附近州县大肆劫掠。阿巴泰唯恐夜长梦多,立即发布军令,命令各支部队立即向大名府靠拢,准备随时北撤。
待最近的一支八旗兵回到大名府后,阿巴泰命令汉军统领冯续高带领两万汉军立即启程东进,再一次攻打济南府,阿巴泰拼出老底,除两万手持火铳的汉军外,将清军所有的七十余门火炮全部调拨给冯续高,又派了一万蒙古骑兵为其压阵。
冯续高本是明军一个游记,几年前跟随孔有德投降满清,因为孔有德的举荐,加之这人在操作火器上的确有些能耐,便被多尔衮委以重任,担任新组建的火器军副统领,负责指挥本次入关的火器军作战,是汉奸中的死硬分子,对满清忠心耿耿。接到出征命令的冯续高志得意满,下令部队紧急行军,五日内赶到济南,准备大捞一场战功。
李定国虽然身在济南城内,但各方情况源源不断的汇集到他的手中,让他对清军的一些行动和部署知道的一清二楚。他以前在义军中也曾经搞过情报,知道情报的重要性,而新军情报系统的发达程度更让他将情报的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两万步兵,一万骑兵,好大的手笔!李定国静静的想到,怎样才能吃掉这部人马?看清军的部署,想要吃掉这一万蒙古兵是不大可能,只能在汉军身上做做文章。在清军中,蒙古兵和汉军一向不和,这也给李定国出了难题,到时候战事不顺,蒙古人肯定会抛下汉军逃走,以他们的机动性根本抓不住,但又不能拿周达的骑兵旅硬拼。
那边清军出发仅仅两天,冯续高和蒙古兵统领铁布耳的资料已摆在案头。冯续高倒是好说,有些自大,弱点很多。但这铁布耳却不好对付,这并非是说他能打仗,而是这人除了继承了蒙古人一贯的凶残外,却跟大多数蒙古人不同,极为狡猾,很难套住他。
算了,反正蒙古人也翻不起什么浪,况且王爷吩咐过,这次的主要目标是八旗兵,其次是汉军火器军,至于蒙古人就先让他们蹦跶几天罢。再者铁布耳逃了更好,多尔衮那边他很难交代,说不定会挑动满蒙和汉蒙间盟友的关系,未尝不是一桩好事。
计议已定,李定国着手安排即将到来的火器战。
在这段时间,清军劫掠部队在郓城、巨野、嘉祥等地连连受挫,虽然这里不是主战场,但新军第三师的分驻部队和当地的预备役也给了清军迎头痛击,连乡村中的民兵组织也都纷纷拿起武器,对抗清军,因此清军在山东地界的进展极为糟糕,损失不小,让阿巴泰焦头烂额,极为后悔这次领命出征。
两天后,济南城外终于出现了大队的清军步兵,看着一个个拖着**,带着斗笠穿着马褂的汉军士兵,李定国眼里露出浓浓的厌恶与不屑,这些汉人太没有骨气了,对付这些汉奸根本不用心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