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的朝会上,一开始多尔衮便表示自己不会染指皇位,而后便装作大义凛然的推举皇太极第七子常舒为新帝,并表示愿意辅佐幼主,绝无二心。
一众满汉王公大臣除了少数知情者外都被他这一出弄了个手足无措,豪格更是没有料到,一时间难以反驳,因为常舒同为皇太极的儿子,确实有资格继承帝位。
如此一来,多尔衮的提议赫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同意,而他的“高风亮节”也令众人感动不已,纷纷叫好。
豪格一见此情,知道不能再继续争下去了,要是再继续争下去便是大清的罪人,不识时务。反正常舒与自己乃兄弟至亲,自己也时常照顾这位小弟,便不怕新皇对付自己,便点头同意这个提议。
由此可见,豪格在权谋上比多尔衮差的很远。一步走错,满盘皆输,直到豪格被多尔衮多方排挤无力招架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当年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见他同意,济尔哈朗早有准备,立即将穿着小型黄袍的小皇帝常舒带了出来,放在御座上,跪下三呼万岁,众人在他的带动下也纷纷跪下,等于承认了常舒的帝位。索尼展开早已准备好的即位诏书宣读起来。当时满清皇帝即位并没有汉族王朝那些繁琐的礼仪,况且目下形势所迫,因此极为简单。诏书宣读完毕,新皇的即位仪式便算是结束,满清王朝的第三代皇帝正式诞生。
在山呼海啸般的恭祝声中,只有豪格隐隐觉得好像不大对劲,但大势所趋,连手下都跪了下来,自己也只能硬着头皮跪拜新皇。
多尔衮见豪格中了圈套,暗中大喜,连忙向济尔哈朗使了个眼色。济尔哈朗会意,便再次建议:新皇年幼,需要重臣辅佐,睿亲王多尔衮智勇双全,于大清有大功,推举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
此言一出,更是一片大哗,豪格方顿时叫了起来,众人一顿吵闹,最后索尼等老臣推举豪格同为摄政王,排在多尔衮之后,多尔衮则投桃报李,推举济尔哈朗同为叔父摄政王,三王辅政。
三王辅政时,以两王意见为最终意见。豪格一听便知道自己入了圈套,原来济尔哈朗已经投靠了多尔衮!但此时看破为时已晚,除了自己的几个亲信,多尔衮和济尔哈朗的建议毕竟合乎大局,争取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同,甚至一直没有表态的两红旗旗主硕托也表示同意,毕竟多数人不愿意看到大清四分五裂的局面。
而豪格队伍里只有几个人怒目圆睁,愤慨异常,连鳌拜也默不作声。豪格长叹一声,一言不发,带着几个亲信手下走出大殿。多尔衮望着他的背影忍不住一声冷笑。
清廷的皇位交接便在这样明争暗斗的背景下落下帷幕,年仅五岁的常舒即位为帝,众大臣商议改年号为顺治。他年幼无法处理朝政,大权落在三个辅政的摄政王手里,但多尔衮与济尔哈朗结为一派,将豪格排挤在外,济尔哈朗对多尔衮是言听计从。加之大部分满汉朝臣都倾向于智勇双全的多尔衮,因此满清朝野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多尔衮一个人手里。
常舒一登位,便在多尔衮操持下处理皇太极后事,大封群臣。特赐多尔衮等三摄政王上殿不趋不跪的特权。按传统八旗中正黄旗一直在皇帝名下,多尔衮等人便以皇帝的名义将豪格手里的正黄旗夺下,又找了几个借口将正蓝旗的几个忠于豪格额真和佐领革职议罪。
豪格的势力因此大大削弱,握在手里的仅有镶黄旗和正蓝旗的部分兵马,约有万余人,已不能翻起风浪。豪格一怒之下,带着家将和旗下部属到皇太极陵附近驻扎,远离沈阳,从此不再奉朝廷指令。
多尔衮大权在握后,在多铎、济尔哈朗、硕托、索尼等元老重臣的支持下下达了连番政令,改革内政,扩充兵员,积极的训练兵马。
新军的此次突击,给沈阳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不但人员损失较重,满清十几年来到关内搜刮的财富被劫走近半,实力大损。鉴于明朝新军的强大战斗力给满清上下造成的影响力,他还下令大力发展火器营,精简汉军骑兵,将大部分汉军改成火器步兵,发动满清贵族捐款捐物,并带头将家中的财物捐出大半,集中财力物力优先发展火器,并提出半年内力争将火器营扩充到两万人以上,为以后的入关劫掠做好准备。
历史上多尔衮的确雄才大略,不在皇太极之下,只不过他的武功掩盖了政治上的光芒,他唯一不如皇太极的便是心思不够细腻,这一点也让他在以后跟明朝乃至朱浩的争斗中最终失败。
洪承畴被俘已经一个月了,始终没有投降,清廷内部忙于争权夺利,谁也没空理他,关在天牢之中的他过着安然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