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间,周延儒等人建议,应当让朱浩将俘虏押到京师进行公审。崇祯觉得有理,谁知圣旨未下,便接到消息,一队新军已押送以奴酋代善为首的满清俘虏到达京师,随行而来的还有朱浩呈贡的白银五十万两,珍宝若干。
崇祯大喜,对朱浩的些许不满也都烟消云散,当着一众大臣的面夸了他半天。朝臣们见皇帝如此高兴,也都收起自己的小心思,大拍马屁。崇祯兴致高昂,素来不喜女色的他竟然连续几天临幸了几名妃子。
朝中上下欢腾了几日,接着便是论功行赏。内阁首辅周延儒等大臣运筹帷幄,特赐金银珠宝若干。其余吴三桂等总兵也各有升赏,其中吴三桂由周延儒保奏,获赐蟒袍,加封将军,封伯爵,可谓收获最大。至于朱浩如何封赏,君臣头疼了许久,既不能给他更大的权利,但有功又不能不赏,着实让崇祯为难。最后计议,朱浩官职不变,由东海侯加封东海郡王,算是皇恩浩荡。
周延儒又给崇祯出了个主意,将开封府也纳入徐淮巡抚管辖。目的很明确,你朱浩不是对剿灭李自成不尽力么,我把开封府这与李逆相交接的地方给你,还怕你有理由不去对付李自成?君臣二人为此妙计暗暗叫好。
至于孙传庭,也不能再关着了,崇祯一道旨意,说孙传庭牵制清军主力有功,下令释放,恢复官职,但再让其统兵一事却没有再提。孙传庭死里逃生,也没敢再说什么,安心的当起他的太平官了。
接到俘虏后,崇祯下令将俘虏公开处决,以振民心。可怜以代善为首的满清贵族一百余人,男人被分批或凌迟或斩首,其余年轻女子则充到各官员家中为奴,受尽**。崇祯算是大大出了口恶气。
朝廷旨意没过几天便传到徐州,文武众官员纷纷到大帅府向朱浩道喜,祝贺他荣升郡王。朱浩则是有点哭笑不得,开封之事确实在他意料之外,没想到崇祯竟然把这个烫手山芋名正言顺的丢给他,让他始料未及,不过眼下也只能接过来,走一步算一步了。
这样一来,朱浩的势力便与李自成的势力短兵相接了。此时的李自成趁着明清双方辽西大战的功夫积极扩张,招兵买马,依靠朱浩暗地里出售的火器东征西讨,已经控制了河南除开封以东的全境及大部分汉中之地。此外湖广北部的罗汝才也宣布并入李自成部,但仍独立领军。
李自成自觉羽翼已丰,崇祯十五年四月初,在洛阳举行大典,自称顺天大**王,正式称王,以洛阳为王城,罗汝才为二王。立牛金星为丞相,刘宗敏为兵马**,李岩为副**兼首席大将军,宋献策为军师,手下各文武将领也各自封赏,正式与明廷分庭抗礼。
如此一来,整个中国在崇祯十五年被分为四大政权,分别是大明朝廷,西边的大顺王李自成,南边的大汉王张献忠以及关外的清廷。整个局势被朱浩彻底搅乱,已经不再沿着原本的历史轨迹发展。
此时的中国四分五裂,明廷控制京师重地、山西、山东北及江南,李自成据有河南、川北和湖北,张献忠占据四川、湖广中部、湖南北部,鲁南淮北为新军地盘。剩下的地方,陕西、甘肃空虚,整个南中国名义上仍是大明国土,实际不是被各地军阀控制便是直接控制在地方官手中,难以接到朝廷政令。长城北、山海关外皆为蒙古满清所有。
大明朝能够调动的军力除了京师附近的几万边军外,只剩下北方的散乱官军,规模大大减弱,可用总兵力首次少于李自成、张献忠义军。
此时的李自成义军已经发展到了二十万人,张献忠所部也有十五万人以上。除了新军外,整个大明朝已没有可观的力量可以相抗衡。可以这样说,若是朱浩不出手,任由李张二人发展下去,不出一年大明必亡。
大帅府中,朱浩手里拿着一摞资料静静的看着,脑中慢慢有了下步的计划。
王朗、王夫之等人被他叫了来,分析目前的形势。朱浩最关心的便是军工产业,目前新军军械室已开足马力生产战龙步枪,但朱浩并没有将老式步枪停产。现在他的军火买卖好的不得了,不仅李自成那里一直有着大宗的订单,也远在南方的马士英、左良玉等手握兵权的人也都慕名而来。马士英一次订购了一万支纸弹步枪,而左良玉更是大手笔,一次就订购了三万支步枪,一百门火炮。搞得军工厂加班加点都应付不来,军火利润也如滚滚洪水般流入大帅府账面。
仅仅崇祯十四年下半年到十五年春,徐州就卖出各类老式火枪近十万支,火炮数百门,另外弹药无数。除去成本,利润高达五百万两,成为徐州的一大经济来源。
军工产业由此迅速发展,已成为徐州规模第一的产业。光产业工人便有两万人,每个月能生产战龙步枪五千支,战龙火炮一百门,老式步枪两万支,铜壳弹五十万发,炮弹五千发,手榴弹五万枚,其他弹药无数。
很多人建议扩大规模,继续赚钱。朱浩则认为不应继续扩大规模,以免造成头重脚轻的局面,还应稍微缩小规模,限量出售。其他人听他分析,也都无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