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末世之重建中华 > 第49章 朝堂问对 上

第49章 朝堂问对 上

“恐怕陈大人说得并不全面,据我所知,朝廷军队对火器管理并不善,火器种类太多而且繁杂,士兵平时得不到充分的训练,如此火器兵如何能形成有效的战斗力?敌军骑兵就是看到这点才有恃无恐。”

“朱参将所说的不无道理,那你又是怎样做的呢?”陈新甲明显是底下那帮朝臣派出的代表,大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气势。

“前面言到,在下练兵,首选无畏之青年为军,其二统一火器,其三统一阵列,其后经过严酷的训练,方能使火器阵列形成凶猛的火力覆盖,重创敌之骑兵。”朱浩仍然是避重就轻的答道,他可不会全盘说出自己的想法,须知老猫教虎还得留一手呢。

“如此说来,只要我大明军队全部装备统一的火器,在经过训练便可以横扫满兵了?”崇祯帝有些激动的说道。

“回皇上,没那么简单。要打造一支火器部队需要无数的心血,从选兵到练兵,从制造购买火器,非常耗时耗力。臣的部队随便一名新兵都要经过一年的训练才敢拉上战场,再比如制造一支火铳需要四十两银子,根本无法大规模装备部队,另外火炮的造价更是不菲,弹药的供应,火器的保养,士兵的饷银等等,臣手下才有几千人已经是不堪重负了,说到底还是钱的问题。”

崇祯帝听他嘚嘚说了半天,不禁眉头皱起,有些不悦。

孙传庭连忙出列奏道:“皇上,这朱将军说的也是实情,火器的造价不菲,没有大的财力真难以维系。”

“是啊皇上,臣在陕边剿匪,光少数火器营便用掉了一半多的粮饷啊。”洪承畴也附和道。

崇祯帝沉默了半晌,突然道:“皇叔,你对西边的流贼怎么看?如何平定?”

“回皇上,对待流贼只能是八个字,坚决剿灭,不可招抚!否则会后患无穷。”朱浩干脆的说道。

“朱参将这话我不敢苟同,要知我大明一向以仁义治国,皇恩浩荡,如果流贼愿降,又怎可斩尽杀绝呢?”立刻有一名低品级的言官跳出来挑刺。

朱浩斜着眼盯着他道:“难道这位大人不知李自成这逆贼已叛降数次了么?流贼本性难移,**裸的事实摆在眼前,您还有什么可说的,仁义治国指的是对待普通老百姓,这些流贼一旦叛乱就不是老百姓了,必须剿灭,这是原则问题,难道还要让皇上整日的担心这股流贼会不会倒戈吗?”

“这。。。。。。”那名言官被他说的哑口无言,事实却是如此,李自成确实叛降了数次。

“皇叔说的对,对李逆这样的逆贼不能施以仁义,必须剿灭,否则丢尽大明的脸面。”崇祯帝肯定的说道。心高气傲的他怎容许这些乱民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骗自己呢?

“流贼与关外相比,哪个危害更大呢?”崇祯帝问了一个萦绕心中多年的问题。

“皇上,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此乃千古不变之理。目前来看,满人想要的不过是大明的财物,况且对方军力优于我方,因此重点放在辽东实属不智。为防京师安全,可遣一大将镇守辽西,再派一大将守京师之北,可保京师无恙,且此二将万不可轻动。至于流贼,居无定所,又在我中原腹地,所到之处,如蝗虫啃噬,不可不治。”

“皇叔说的很有道理,不过流贼已被孙洪二卿打败,几乎覆灭,已经翻不起浪花了。”崇祯帝不以为然的道。

“恕臣直言,正所谓星火燎原,只要李逆一天不死,西方流贼便可顺势而起,如今李逆已成气候,二位大人并没有全歼流贼的有生力量,其在河南、湖广、陕西等地还有不少力量,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啊。况且湖广的张献忠也是不甘寂寞之辈,此人野心比之自成丝毫不弱,切不可掉以轻心。”

“皇上,朱将军说的不错,臣与洪大人虽大败流贼,但李逆等骨干尚在,此人绝不会安分,臣的看法与朱将军一致,那就是李逆早晚必复起。”孙传庭也连忙力挺他道。

崇祯帝一听,连孙传庭这最有发言权的人也这么说,表情顿时凝重起来,道:“依皇叔看,如何才能解决流贼的问题?”

“流贼问题可解,不过是费时费力而已,流贼之所以是流贼就因为其流动性太大,难以捕捉。以臣看,李逆为陕西人,早晚必回陕西,可派一稳重老将扼守潼关,以防不测,并将之压制在河南,此为第一步。而后发江南之兵西进,步步为营,压缩李逆的战略空间,逼其回陕,陕西之地现在已是赤地千里,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之下,李逆便成瓮中之鳖,在此情形下,唯有入川才能保命,这是第二步。若其入川,先期战略目标已经实现,再以包围之势迅速逼近湖广,则张献忠必然南下或西进,若西进则与李逆冲突,二逆相争最佳,若李逆放献忠入川,我大军则可将其团团压制在四川一地,一劳永逸灭之。即便短时不能灭之,也失去了危害大明江山的能力,到时候再腾出手对付满人。若南下则无险可守,灭之早晚之事。”朱浩侃侃而谈,他说的这些也是后来历史上确实发生的事,不过拿在这里来说,不但崇祯帝满脸震惊,连孙传庭和洪承畴也双眼放光,这小子真是人才啊!

“皇叔真是大才!一席话让朕如醍醐灌顶啊,妙极妙极!”崇祯帝鼓掌叹道。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