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垣师从国朝大儒宋希祖,在学问上颇有建树,这么多年隐居山林,平日里深居简出,一边潜心著书,一边钻研医术,时常给附近的村民看病诊脉,久而久之,世人皆以为他是个道士,就送了个玉清道长的尊号,而忘了他本为儒者,他无从辩解,只能听之任之,绿珠明知其中原委,却偏偏喜呼其为“老道”。
李垣听罢也不恼,在火炉上提来水壶,又拿了瓷碗,笑道:“热茶这不就来了?”
绿珠撇撇嘴,到底是沐霖传道授业的师父,也不敢再抱怨。
沐霖见状,忙去接过水壶,李垣也由着她,自个儿坐着了。沐霖先为他倒了一碗茶,又去跟绿珠斟茶,几人都安然受着,待轮到沐三他一张脸涨得通红,连忙接过水壶,推辞连连,沐霖知她碍着身份,便也没在坚持,由他自个儿来。
待沐霖回坐了,李垣方对她笑道:“看样子这手还未生,药配得一味不差。”
沐霖亦笑着回:“师父的教诲我一刻也不敢忘,怎会生疏了。”
李垣忙了一天,口也是渴,执起茶碗喝了一口,放下碗,又道:“也不问是做什么的?”
沐霖莞尔一笑:“方才在山下见有人布药,我就猜到是师父所为,一上山看了药方更确定了心中所想。”
顿了顿,又侃侃道,“麻黄,甘草,桂枝,半夏,这些都是祛寒退热的药,前几日连下了几场雨,想必难民中不少人淋雨过后染了风寒,若不及时医治,恐染了瘟疫怕是更为麻烦,所以师父才如此着急配药。”
李垣听罢眼里尽是赞许,俄尔,又暗下眸子,叹道:“这段日子四方来的难民不少,我只能凭一己之力,找了几个乡绅一道设了草棚救济一二,可眼见着粮食药材都快没了,再过数月冬日来临,更是难办了。”
这是绿珠疑惑道:“凭几个热心乡绅赈济肯定不顶用,我一路走来,其它地儿不说,就是这承州,到处的荒山野地,放着这么好的田地不种任它荒芜,这些难民何不就此开垦几亩荒地,种些冬麦,来年的生计就迎刃而解了。”
李垣笑道:“看不出来,你这小丫头还懂这些?”
还不及绿珠回嘴,李垣便又叹了口气,又道:“那你可知晓,东北那一片数万顷的山林草地是皇家围场,玉清山西南是燕王、肃王每年行围落脚的庄子,再向东还有宁王、辽王、楚王等王府的田庄,路上那些种了庄稼的则是巡抚、三司以及知府衙门的职田、公獬田〔1〕。一个承州能有多少地,朝廷、亲王、地方官、还有土豪大户个个霸占一块,还有多少地儿是百姓能耕作的?别说那些难民,就是本地人都难自保了。”
沐霖不禁忧心忡忡地接话道:“可谓‘富者连田阡亩,贫者无立锥之地’〔2〕,昔日汉唐,煌煌伟业无不因此而亡,黄巾起义、黄巢祸乱也不是太远的事。”
久不说话的沐三也插话道:“都说天子圣明,咱们皇太后和皇上是见不着老百姓的,偌大一个朝廷也没个为民请命的好官?”
李垣摇了摇头却并不回话,过了一会儿,反而对绿珠笑道:“你这丫头不是早叫唤着饿了,若再不去做点吃的,咱们几个就等着再饿肚子了。”
沐三一听,忙拍了下脑袋,赔罪道:“方听得入神,竟忘了正事,我这就去准备。”
绿珠知道这师徒俩儿久未见面,如今必有许多话要说,如此,不过故意支开旁人,她不情不愿地起了身,对李垣做了个鬼脸,“这就去伺候您!”
李垣笑笑,见二人离去后,方问及沐霖此番来意,“是来选秀的罢?”
沐霖敛下眸子,颔首称是,亦不见喜乐。李垣看了一眼沐霖,心里叹着气,嘴上却道:“也算是好事一桩,你得好好把握。”
“若能有朝一日伴为君侧,达于帝听,也是不负所学了。”
沐霖苦笑一声,“弟子得师父教诲多年,听您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3〕,也听您说过‘进则救世,退则救民’〔4〕,却从未听您说要以色侍人。”
作者有话要说: 注:
〔1〕职田:官吏在任时拨给的公田,收入做官员俸禄,离职后转交下一任官员。
公廨田:隋、唐时官属的公田,作衙门办公费用及日常开销。
〔2〕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
〔3〕全句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出自《宋元学案?横渠学案》黄百家案语,原出于张载《近思录拾遗》,原文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两处略有出入,通行版本为前者。
〔4〕全句为“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出自张仲景《伤寒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