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兴致勃勃的书写着自己的炼钢大计,
只是写到一半,眉头突然皱起......
笔停下来了。
高炉怎么建造?内部结构什么样子?不知道。
一氧化碳哪里来?怎么通入?也不知道。
四氧化三铁是不是铁矿石?三氧化二铁行不行?还是不知道......
滋啦——
淡黄色的草纸被撕裂成两半,团成一团丢到了一边。
“炼什么钢!没出息!这种大老粗干的活不适合我!整点高大上的东西!做玻璃!”
武直奋笔疾书,雄赳赳气昂昂!
今天,他必须找到快捷致富的法子!他要将武家发扬光大!
两个时辰过去了。
桌子旁边,一地被团成团的草纸凌乱无比。
武直耷拉在椅子靠背上,双目失神望着天空。
“怎么就把学过的知识,全部还给老师了呢......老子这某大毕业的高材生,真是白瞎了!”
.......
其实如果出身是平头百姓的话,那么穿越到北宋初期和明朝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封建王朝几千年的士农工商制度下来,平头百姓的地位极其卑微,所以后来才有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名言。
到了唐朝安史之乱后,科举制度的出现,平头百姓也能参加考试做官,才算是有了出头之日。
在此之前,平头百姓想要当官,出人头地,可能性微乎其微。京察选官,只选士族。
到了北宋年间,由于商业的极度繁华,北宋官家更是将科举制度更加开放!
就连地位最为卑微的商人,都可以参加科考,考取功名!
只要有本事,能做得一手好文章,人人都能当官!
所以武直这几天思来想去,决定两手抓。
在不耽误赚钱的前提下,考取一个功名再说!
至于为啥要考取功名?
开玩笑!别看这怂宋!那可是文人的黄金时代!
在宋朝,经济发达、社会相对稳定,科举作为文学取士的主流方法,涌现出了大量的文学优秀人才,甚至于有了“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之世”的说法。
当朝太祖赵匡胤更是曾留下训诫“不得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音同即,杀)之”。
文人那即是地位的象征!文人那就是老爷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