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九城烟云 > 第八十二章 京城的肃顺

第八十二章 京城的肃顺

“兄弟,言重了!”田再勇低沉着嗓音,握住何卫的手说,“若不是你,我恐怕连进那座坟的资格都没有。”说着,把目光投向那座巨大的坟茔。二人久久无语。

“对了,林童师弟、陈柯师弟、再勇哥,回去替我问候我那些弟妹嫂子的,就说有空来京城,几个侄子侄女,我家全包了。”分别在即,何卫故作轻松的调侃道。

随着天京之乱和太平军战力的削弱,官军在江南各省的战场慢慢的挽回了劣势,曾国藩、左宗棠所率的湘军,已在两湖、江西、安徽一带陆续的收复着失地,进而向天京逐渐逼近着。

然而就在形式一片向好之时,咸丰八年四月,来自北方天津的一则消息,当真令满清朝野一片震惊。英法联军近三千人、二十余艘炮舰,攻抵大沽口。五月,炮台相继失守。而就在此时,美国以修改《南京条约》部分条款为借口,加入了联军,并得到英法的响应。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刚刚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败于英法之手的俄国,此时竟转脸与英法沆瀣一气,也加入到了瓜分利益的行列中。六月下旬,在四国的威逼以及咸丰帝以和为主的大方向下,清政府无奈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

此时的满清,正是内忧未平,外患又起。而四国的施压,在逼迫咸丰帝做出选择的同时,也在决定着大清朝接下来的走向。

京城城南,仍是在肃顺的府邸中,肃顺、陈孚恩和叶巽等共六七人,正在对眼下的时局探讨着。

从叶巽五年前高调返回京城,时至今日,肃顺已经官至礼部尚书,位极人臣。

而陈孚恩,之前由于道光帝遗言中取消自己享受太庙祭祀资格一事,在咸丰帝面前与宗室大臣载垣吵闹,受到降三级的处罚。心里不服的他请辞回了老家江西。然而没过多久,特别是江南太平军一事,令咸丰帝又想到了这位老臣。终于在赋闲一段时日后,先于叶巽返回了京城。

回京后没多久,正赶上自己的儿子卷入主持顺天乡试作弊一案中。经历过仕途的波折与自家的这桩糗事后,陈孚恩意识到自己必须投靠一个强大的势力,以保日后的地位和荣华。再三甄选之后,他确定了肃顺。二人也终于从之前的相互赏识与结交,而真正的走到了一起。时至今日,陈孚恩也已官至吏部尚书。

而此时的叶巽,却越来越看不透当初颇为赏识自己、更是拉扯过自己的这位肃顺大人了。

关于肃顺乃是宗室远支与**小妾所生的庶子这一身份,朝堂之上无人不知。而肃顺更是自小就在皇亲国戚、八旗重臣的嘲讽和鄙视中艰难的生存过来。但不知这段经历,是不是成为了肃顺历来瞧不起朝中一干满臣、而专好结纳器重汉人的原因。

自咸丰帝登基以来,肃顺先是建议,架空一直和咸丰帝关系融洽的弟弟——六贝勒奕欣,仅象征性的于咸丰二年将京城最大的一处皇家府邸、之前和珅的宅子,赐给奕欣作为恭亲王府以示荣宠;之后,肃顺更是借“戊午科场案”,在十个月的时间里累计惩处各级官员近百名。在整治贪腐的同时,更是党同伐异,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形成了自己的团伙。风光一时无两、权势炙手可热。

此时,望着坐在上首的肃顺和陈孚恩两位大人,叶巽和其余几位官员一样,审慎的并未急于开口。

“多亏尚书大人日前在朝堂之上,顶住圣上及一众主和官员的压力,力主一战,才有僧格林沁亲王在大沽口的大捷啊。”终于还是有一位官员,打破了沉默。站起身来向肃顺躬身施礼道。上座的肃顺,听闻此言,也是面有得色。

这番言语,在叶巽听来,虽不免有些谄媚,但还算说得属实。《天津条约》签订之后,英法等国仍坚持倚仗武力、进京迫清政府修改《南京条约》。在肃顺的主战之下,加上僧格林沁在大沽口早已做好准备,致使联军付出了三艘炮艇被击沉、三艘炮艇重伤并死伤四百余名士兵的代价。

然而,这真的是最恰当的处理方式么?叶巽知道,江南战场上,受肃顺器重的曾国藩、左宗棠和胡林翼等人,费劲千辛万苦,到目前也只是堪堪挽回了颓势;而北方,一个捻军就已经令胜保和僧格林沁多处奔走、应接不暇。虽然洋人贪婪无度、着实该打,但此刻贸然开辟另一战场、为自己多树出一个更强的敌人,怎么看,也并非明智之举啊。

但叶巽一番皱眉深思之下,一时也苦无良策。只得微微摇了摇头,仍不做声。

“哼!我大清就是因为之前有了穆彰阿、耆英等一伙贪生怕死之辈,才导致洋人日益嚣张。尚书大人此举,当真壮我大清声威,令洋人自此再不敢小觑于我。”另一位官员也是起身,语气颇为激昂。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