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一个星期,再也没有人烦过叶子璐。
她开始习惯了每天早晨手写一份计划表,放在自己书桌上最显眼的地方,并且把计划分成两部分——用蓝笔勾画出来的是头一天应该做而没来得及做的事,其他的是这一天的任务。
用这种方法,她保证不把重要的事拖到第三天。
叶子璐开始发现,网上其实有很多拖延症互助小组,其中有各种各样的经验分享,相关书籍推荐。
这让她感觉好了一些,毕竟,她发现自己不是一个人。
在看了好多“时间管理法”“番茄法”“三分钟日志法”之后,渐渐地,叶子璐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秘诀就是时刻反省,每当她发现自己无所事事的时间超过十分钟,或者开始做无聊的事的时候,她就会像是突然醒悟,猛地一激灵,抬头看挂在墙上的三个问题:
第一,到休息时间了么?
第二,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
第三,我本该做什么事?
第四,为什么我没有开始做这件事?借口是什么?
当她开始这个固定步骤的自我反省的时候,就会发现,她给自己找的借口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都是十分可笑的。
然而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刚开始这样做的时候,叶子璐还有热情,那种感觉就好比平时一睡就很死的人,想着自己第二天早晨有一件非常期盼的事——比如计划已久的游玩或者最想见的人的约会——那么第二天早晨他通常能违反自己的生物钟,早早醒来。
而后这股劲过去,倦怠期就再一次袭来。
连轴转的时候,人会疲惫,同理,意志力也会疲惫——这都是很正常的事,要接受它,给自己适当的鼓励,要对自己温柔一点。
这句话是叶子璐参加的战拖互助会的一个资深成员告诉她的。
只有圣斗士才有小宇宙,只有佛祖释迦摩尼才能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
普通人在每一次心神的巨大晃动之后,即使若有所悟、若有所得,下定了背水一战的决心,也还是要在漫长的日子里,跟一点一点消磨的斗志、以及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里所有充斥的诱惑无时无刻地战斗。
颜珂虽然说话很难听,但其实是个非常够意思,非常尽职尽责的人,他答应过帮忙,就会一帮到底。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这句话也被叶子璐挂了出来,只是在外面用红笔画了一个大大的方框,打了个叉。
在她和陆程年说完那番话以后,叶子璐终于明白了一件事——也是颜珂一直企图告诉她的一件事。
她就是一个普通人,数十亿芸芸众生中最不起眼的一个,资质有限,阅历有限,她不是什么“被选中的人”,也许会平凡一辈子,像那些她曾经可怜过的、努力学习但成绩怎么也上不去的同学一样,即使很努力地做一件事,最后也依然没有任何结果。
也许有的人,注定任何事情都做不到“最好”,尽管他每天都在努力,每天都在进步……可是一辈子那么短,也许他还没来得及从绿叶进化成红花,这一生就过去了。
这很难接受,很可悲,对于有些人而言,让他接受自己的一生也许将会这样度过,比让他去死还要难。
可这就是事实,无可辩驳,并且客观存在。
颜珂咬文嚼字得没错,这就是“平凡”和“平庸”的区别,这也是为什么它们一个是中性词,一个偏贬义。
叶子璐在网上认识的那位ID为“拖拉机超人”的“战友”就是这样告诉她的,只有彻彻底底地接受了“平凡”,这辈子才能远离“平庸”。
当她完成了所有的任务,临睡前拿出一两个小时娱乐自己的时候,她发现那些快乐是真正的,“无罪”的,被她自己赦免了的,轻松极了。
叶子璐有时候会和颜珂挤在一起看一部电影,有时候会跟“拖拉机超人”聊一会,有时候也打游戏,看小说。
她依旧喜欢它们,然而它们致命的诱惑力慢慢地消失了。
当它们不再成为某种蹩脚的借口的时候。
两个多礼拜后的一天,王劳拉又去考试了——这回是中级翻译资格证。
私下里,叶子璐和颜珂一致认为她没戏,以王劳拉那个万一出了国,买东西都费劲的外语水平,能把初级考下来已经很老天开眼了。通常,对于别人的事,人们总是能更理智更中性地看待问题。
叶子璐上午通过了一个面试,她经过思考,以及对自己资历的客观总结,认为自己应该适当降低找工作的标准,果然,看面试官的态度,大概这一回她是很有希望的。
她在经历了生命中的最低点以后,好像运气终于开始反弹了,常年隐隐地焦躁和压抑的心情也开朗了。
叶子璐正在跟“拖拉机超人”聊天,突然,一个电话打进来了,竟然是大半个月没有见过面的陆程年。
叶子璐说了两句之后,很明显,电话那头是换人了,她的口气突然明显地变得客气起来,称谓也变成了“您”,然后走到自己的书桌前抽出一张纸,一边说一边记什么,看样子是要长谈。
颜珂就蹲在她的床桌上,看着闪烁的对话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