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插遍全中国,
我们真快乐,
我们真快乐,
我们真快乐!
这是红军宣传员在教群众唱歌。歌声迎来了古城灰蒙蒙却充满骚动的早晨。丝绸古道上的华夏子孙,开始尝到了翻身解放的幸福滋味,他们为贫穷所折磨的哀愁和浓重的晨雾一起消逝在黎明的太阳之中。但是,他们的幸福是何等的短暂,他们的欢乐是何等的微少!硝烟迷漫,如黑云冉冉而来。
马元海用部分兵力牵制驻在临泽、沙河堡、倪家营子一带的红三十军、红九军,指挥马彪、马朴、马禄等旅以及大批民团并力进攻高台。
红五军依托城外工事进行抗击,激战数日,在敌优势兵力压迫下全部退入城内坚守。密集的炮火向高台城内倾泻。四处升起熊熊烈火,卷起漫天烟尘。
红五军连日厮杀,兵力锐减,弹药更是消耗殆尽,所剩无几。董振堂命令骑兵团团长吕仁礼:“你负责在城北挖洞,危急时突围用!”吕仁礼答声“是”,便率领一个连跑向城北。他们在城墙上挖洞,可并排通过两匹马或三个人,在洞外留下薄薄一层,捅个小窟窿观察动静,突围时一脚可以踏开。
董振堂像傍晚,就在董振堂准备下令突围时,军政委黄超派人化装从临泽送来一封信。其大意是:高台是打通国际路线的重要军事据点,必须死守。军政委是全军的党代表,有最后的决定权。红五军的电台在军政委黄超处,情况紧急时董振堂无法及时与总部联络。总部电台收到敌人电报并破译后,才知高台吃紧。徐、陈派出骑兵师前往接应,为时已晚,途中又遭敌人阻截,大部受损。师长董彦俊、政委秦贤道壮烈牺牲。
董振堂召开营以上干部会,宣读了黄超来信。董军长表情严肃,态度坚定地要求大家:“誓与高台共存亡!”
1月20日晨,敌人在隆隆炮火的掩护下,架起云梯,头顶铁锅,大叫大嚷蜂拥爬城。红五军机关干部、女战士、炊事员、马夫全都上了城墙。没有子弹,就上刺刀,拔大刀,抡木棍,甩石块;没有手榴弹,就将滚开的水朝爬城的敌人头上泼。轻伤员用手抓,用牙咬,重伤员抱住敌人滚下城头。改编的保安队和民团有人反水,将城门打开。敌人大队人马拥入城内。
军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带着少先连的几十名小战士坚守在军部所在的天主教堂。小战士石破天惊地高呼:“红军战士血战到底!”全部壮烈牺牲。杨克明身边的机枪射手牺牲了,他抱住打红了的机关枪向敌群猛扫。子弹打完,他也把自己最后一滴鲜血渗进古城的土地上。
董军长带着二三十人登上东门,指挥大家沿着城墙往东北方向冲,因敌阻击不得不退回来,又向东南角冲去。一颗子弹飞来,军长身子一晃,从城墙上摔到城外墙脚。警卫员和还活着的几个人沿着城墙壁滑了下去。